第六百五十六章 原始至寶(2 / 2)

“地府聖族居然找到這等絕地,乃是名副其實的地府煉獄啊!”

張昊見到這景象,忍不住感歎,然而繼續往前,他卻見到了更為宏偉的一幕,隻見洞窟的石壁上,到處都篆刻著巨大的魔神石雕和壁畫圖騰,古老神秘,威嚴悠久,另外還有一座座的生基墓葬,全是用黑曜石、水晶瑪瑙、玉石等等修建,透著上古洪荒的原始之氣。

而張昊還看到,這些生基裏,全是安葬著妖魔神怪,氣溫蒸發,遺骸成了幹屍,萬古長存。

“原來如此。”張昊明白過來,“這裏不是地府聖主找到的,而是一座上古遺址,聽武空明所言,地府聖主是元始天尊的傳人,這裏應該就是上古原始教法的道場。”

就在這時,一陣陰風掠過,地府聖主的神元顯形,說道:“玉天子,你能來到這裏,進來吧,本座已經等你很久了。”

話完,陰風引路,張昊也沒多言,跟著陰風往前走。

片刻後,張昊來到一出空曠的古殿,古殿四周的石壁上,雕刻著六尊巨大的神魔壁畫,分別代表了天神、凡人、魔神、妖畜、鬼怪、罪人,正是對應了六道輪回的天道、人道、修羅道、畜牲道、惡鬼道、地獄道,描繪了輪回道法的真諦。

張昊看了一眼,他對原始教法不算認同,雖然原始教法有一定的道理,六道輪回也流傳至今,但與人文精神相違背,注定隻是一支小教流派。

可是一想到道教供奉元始天尊為三清之一,張昊心有感慨,世界是向前發展,承舊而啟新,免不了供奉前者,但前者的真麵目,卻是會讓人失望,這就好比天朝以五千年曆史感到自豪,經常吹噓我們古代如何如何的好,但古代的封建社會,如果真是那麼美好,就不會被新社會取代了。

上界天庭也尊奉昆侖天外天,道教仙家也遵奉元始天尊,便是這個道理。

心裏的思緒一瞬而過,仔細打量古殿,並未發現地府聖主,但古殿的正中,內是地脈會聚之地,氣場有一條無形的軸線。

“此地也開辟的洞天!”張昊認了出來。

果然,隻見虛空扭曲,如湖麵的倒影波紋,張昊一步踏入,映入眼簾的是一片空曠,隻有中央漂浮著一座圓蓋形墳墓,異常的巨大偉岸,目測至少有幾千米之高,堪比一座大山!

不過確實的說,這不是墳墓,而是一座古塔浮屠,古佛教又被稱為“浮屠道”,浮屠塔在梵語名叫“窣堵波”,其實也是一種生基,效仿天圓地方,以圓蓋為頂,頂上為相輪,下方則是台基和覆缽,內藏寶匣,用來存放圓寂後的舍利珠。

仔細看,這座浮屠塔卻是普通修建,更像是用一整座大山雕琢,沒有任何縫隙,渾然天成,自成一體,質地似玉非玉,似金非金,泛著玄妙的紋理,隱約像一個龜甲,上麵還有諸多鈍器或利器造成的痕跡,乍一看有些殘破,卻愈發透著一股古老偉岸的威嚴,似乎經曆了無數大戰。

更為玄妙的是,這個洞天空間,居然是以這座浮屠古塔撐起,空間的縱軸線,便是這浮屠塔自身氣場會聚。

“這座浮屠是一件法寶,乃是上古原始教的鎮教至寶。”

似乎察覺了張昊的好奇心,伴隨著沙啞的聲音,一個老者走了出來。

張昊定睛一看,這老者身穿一件破舊道袍,枯瘦如柴,衰老孱弱,白發蒼蒼,看上去已是垂老之年,但麵無表情,盤膝坐於虛空,無悲無喜,無哀無樂,沒有任何屬於凡人的情緒波動,不,不是沒有凡人的情緒,而是連一個活物的波動也沒有,就像一尊石雕神像,盤踞在九幽地府,冷眼淡看生死輪回,這人儼然就是地府聖主。

但地府聖主看似衰老,卻是氣血真元內斂,體內五髒六腑卻蘊含龐大的生機,猶如初生的嬰兒,與外表的垂老模樣形成鮮明反差,這是修習了秘術,把生機全部內斂,節餘性命,大大的延長了壽元,但代價就是舍棄肉身,體貌衰老孱弱。

然而讓張昊詫異的是,他居然看不透地府聖主的修為境界,並且地府聖主所言之話,也讓他傻眼了:“這……這座巨大的浮屠塔,是一件法寶?”

(抱歉,昨天騎自行車摔了,左手受傷,隻能單手碼字,好痛苦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