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九十章 大羅天人(2 / 2)

張昊回家後,小日子也回到了規律,每天早起晨練,上午習武,修習雷法,下午修道,研習方術,晚上打坐,冥想入定,至於入夜嘛,當然是與兩女雙修休息,隻是宋靜怡不在,陳美舒也被武空明帶去了,林雪倪在閉關,家裏的豪宅太大,略微顯得有些清閑。

不過他的修行方式也多有改變,以前是在家修習,現在每天都出去,或是飛去大海上,或是飛去深山老林,修習風雷之術,聚集天雷練體,趙冰彥和明鸞也跟著他一起。

有他的傳授和雙.修引導,心意相通,陰陽相合,趙冰彥也領悟了天雷,體內元氣轉化,陰陽維係之平衡,踏入大羅境界隻是遲早的事。

明鸞的境界則是更為玄妙,修習天星玄秘大仙術,這是天人境界的玄通,以星辰天律為基礎,地球也是宇宙中的一顆星辰,一年四季,日月晝夜,十二時辰,與萬物運行的規律息息相關,人的生理規律也遵循星律,東皇就是研習紫薇術藏,領悟星律,天人相合踏入了大羅境界。

其實大羅境界就是天人的入門,自身的陰陽維係想要達至平衡,就必需先領悟天人相合,領悟了天人相合,才能把自身狀態調整到完美狀態,從而轉化元氣,肉靈熔煉合一,徹底圓滿自身。

至於天人境界的具體修行,張昊就不知道了,道書裏所提及的記載,從抱丹之後就很模糊了,而大羅境界被視為最高境界,這一說法其實就是天人合一,道家以天人合一為最高境界,“大羅”二字就是指最高,不滅不朽,永恒自在。

或許人們的心態就是這樣,沒有達至這個境界時,容易被一些玄虛的描述或傳言所誤導,不能分辨哪個才是真實,但達至這個境界時,自然就明白了,張昊也是如此,以前以為天人境界是超越大羅境界,直到現在才恍然大悟,大羅境界就是天人境界。

不過這一境界太博大精深,天道茫茫,人與天合於何方,張昊還沒正式踏入,明鸞踏入了,但也不清楚具體方向,或許武空明知道,張昊準備向武空明請教一番。

原本他推測,不出十年便可踏入大羅境,但雷界正法的玄妙,以天雷練體,進步比預想的更快,並且有兩女一起雙.修,趙冰彥也修習雷界正法,與他陰陽相合,而明鸞修習天星玄秘大仙術,也為他調理陰陽轉化,如此一來就更快了。

為了專心修行,爭取早日踏入大羅境界,他連家門外也掛了牌子,謝絕一切來上門拜訪的生意,一心閉門清修,以免打擾。

轉眼就是一月過去了,二月初,臘月除夕春節,家家戶戶熱鬧喜慶,初一天,明鸞守在家裏,他帶著趙冰彥回了洞天仙府。

按照他傳出去的話,每年初一主持聚仙會,若是有人抱丹入道,可以來王屋山,今年是第一年,不管有沒有人來,他還得到位,萬一來了人,而他不在,這就失信了。

張昊坐在仙府裏,猶如舉頭三尺有神明,觀看著外麵,守了一整天,沒有人仙人來,倒是各派傳人來了很多人,師門前輩飛行仙界,留下遺物傳承,他們來朝拜一番。

另外還有道教界的人,聽聞了此事,也前來湊個熱鬧,其中有幾個煉神返虛的人物,在圈子裏全是前輩級別的存在了,都已經上了年紀,際遇平淡,心氣已衰,沒機會抱丹入道了,說來還有三個是張昊的熟人,王慕白,尹春陽,還有一個是鄒延學。

見到這些人,張昊心裏頗有幾分滄桑感,當初在安陽縣,他出入丹道,為了對付依邪神教,陸子旭為他造勢,找來張栩麟,但王慕白和尹春陽兩人心胸狹窄嫉恨,被他壓了一頭,王慕白還被他打了一耳光。

至於鄒延學,是華山老派的傳人,在藤衝玉石市場遇到,與他大打出手,濫用術法,陰兵借道,差點傷及無辜,被他一招或躍在淵打為凡人,沒收了靈玉法寶。

一轉眼這麼幾年的光景,他如今已是仙道之首,坐在天都仙府裏觀看外麵朝拜,感慨人世滄桑,又聽幾人的談話,得知張栩麟在去年仙逝了,享年一百零一歲,張昊為此也歎息傷感。

傍晚時分,眾人都散去了,張昊沒有現身相見,收拾起心緒,取了一卷書簡,趙冰彥在一旁焚香磨墨,他執筆書寫,記下這次聚仙會。

然而就在這時,日晷周天儀的陣法,突然一股氣機衝天。

“咦?有人來了!”趙冰彥說道,察覺到陣法變化。

張昊也是一愣,這都要天黑了,居然還有人來,連忙放下筆,念頭一動,洞天陣法如鏡花水月,倒影出外麵的景象,但不看不知道,一看嚇一跳,隻見一人身披鬥篷,看不清麵容,卻氣象聖潔不凡,陰陽兩界相合,天人歸一,竟然是大羅天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