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常順這段時間也住在龍衛,有空了就找張昊比武切磋,張昊也不吝嗇指點,同時也是向李常順請教先天罡氣的運用。
見識了真空大手印,張昊對罡氣的認知更上一層樓,而李常順也善於運用罡氣,主修“氣”的路子,稱為“氣宗”武學,與神通武學相對應。
按照李常順所言,先天罡氣分為三層境界,下層境界是外罡,中層境界是內罡,上層境界是內外兩重罡。
說來也挺簡單,外罡就把勁力往外打,利用空氣的爆破力,形成更有效的攻擊招式,內罡則是勁力收斂於內,返璞歸真鞏固自身,罡勁護體,刀槍難入,鬼邪不侵。
而上層境界是內外罡勁的變化,收放自如,內含罡勁,以心意催發,既可以一拳打出看似平常,卻突然炸開罡氣,讓人防不勝防,也可以一拳打出兩重罡勁,內外相合,威勢剛上一層樓。
李常順已練到了中層境界,外罡轉內罡,初窺上層,可以內罡轉外罡,但還不能打出兩重罡勁相合,這與自身境界有關係,李常順修為已是肉靈大成,還差最後一步才能圓滿,不過這一步卻是分水嶺,一旦圓滿了,這就是無漏真仙,對自身力量的完美駕馭,方能內外兩重罡勁相合,達至氣宗拳術的上層境界。
張昊虛心求教,悟性超凡,又有無漏真仙的境界,拳術純正,根基渾厚,學了這幾天的時間,直接掌握了罡氣的上層境界,讓李常順連連稱奇。
不過張昊隻是粗略的掌握了方法,還遠遠沒有練熟,而罡氣本身就不好掌握,氣體這東西,太過於輕飄虛無,需要的技巧太高,沒有個三五幾年的苦練,根本不能運用自如,但對張昊來說,博采眾長,無需全部精通,他有自己主修的路子。
當然了,修行路漫漫,他還很年輕,今後有的是時間,把所有東西練得精通,這也不是什麼難事。
李常順也受益匪淺,正所謂苦難三年,不如名師一點,張昊就是這樣的名師,不但對拳理修行的感悟深刻,還能把這些感悟說個明白,讓李常順茅塞頓開,有種撥雲見日的感覺,隱約體會到了如何達至肉靈合一之圓滿。
不得不說,懂得說道理也是一種本事,而既會說又有真本事的人,注定要稱為一代宗師,當年李小龍的名氣那麼大,號稱“武哲”,其實就與說分不開,因為李小龍是讀了哲學係畢業,當時初出江湖,比李小龍能打的人卻沒有李小龍會說,比李小龍會說的人又沒有李小龍能打。
這幾天裏,張昊也準備著開堂授課的事,這就全靠說道理的本事了。
轉眼就是一周過去了,趙冰彥的下屬有回應了,整理了一份資料,把武傲天提拔的親信都梳理了一遍,以及後勤部門的各個渠道,果然大有問題,很多物質資源都不知去向,錢糧軍備等等也完全對不上數。
趙冰彥讓人繼續清查,隻等確定具體人頭,然後就快刀斬亂麻。
新兵的一周訓練也結束了,一百多個新兵入選了六十幾人,其餘分配去了二線部隊,而這一批新人加入,大家都回來齊了,張昊開堂授課也終於開始了。
張昊原本是給龍衛戰士授課,但研究院的專家學者們也非常感興趣,在他們看來,神級強者是人類潛能開發的奇跡,張昊則是奇跡中的奇跡,並且還能說清楚其中原理,這就讓專家們太感興趣了。
課堂設在訓練場,聽課的人太多,位置全部擠滿了,連地上都蹲滿了人,還都拿著紙筆做記錄。
張昊走上講堂,看著下麵一大群正兒八經的專家學者,一時間倒有些哭笑不得,沒想到他一介江湖忽悠,才高中畢業的學曆,如今卻能站在這裏給專家學者們講課,果然啊,他現在不需要裝了,因為他是真的牛.逼了。
他心想,聖人開堂傳道,大概就是這樣的場景吧,如今天道變化,人文.革.新,承舊啟新,就讓他來推動這個天機吧。
作為講課的老師,張昊也擺正了態度,為人師表,他可是早有腹稿,並非隨便講講忽悠,絲毫不廢話,開門見山就進入主體,先從總體上概述一遍人體潛能的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