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七十二章 決意聚仙會(2 / 2)

但在玄門界,王屋山號稱第一洞天,這也並非亂吹炒作,此地確實是一塊的風水寶地,從格局上來說,東依太行山脈,西接中條山,北連太嶽武當山,南臨黃河,山體分為三層,猶如一座天然的三階金字塔,下納地氣,上承天運,乃是天地人和之局。

天地人和之局,最適合祭天祈福,或是進行命理運勢等秘術,是為天人合一的象征。

不過張昊去了一趟南半球,與明鸞朝夕相處,明鸞對他敞開心扉,諸多天文地理和星律天象等玄學,皆告訴於他,而對於王屋山洞天,張昊查閱地理文獻,還有更深層次的認識,此地乃是一塊上古之初的寶地!

上古之初,也就是幾億年前,盤古大地分.裂,大陸盤塊漂移,地脈運動,氣場變化,王屋山就是在此時形成,而此地的地質層記錄了盤古大陸,完整的排序凸起,從最古老的太古宇到遠古宇,再到古生界、中生界、新生界,詳細記載了幾十億年的地質變化,在學術界號稱“地質世書”。

從風水學來說,這種完整排序的凸起,也就是地脈氣場的規律運行,排列氣場的變化,這就是布陣,而王屋山之內的小有清虛天,並非在山裏,而是以此地布陣,利用地脈氣場,開辟而成空間,因此空間是在地脈深處的中心。

但空間相隔的錯覺,從山上進入,讓人誤認為就在山裏,山裏有洞,故而才有洞天一說。

張昊很想進入天都觀看一番,他有重瞳,可以直視真實,隻要讓看上一眼洞天內的格局,必然可以參悟一些精妙,對他研習此術大有裨益。

一路坐車,閑著無事,張昊閉目養神,又給明鸞傳念。

也不知怎麼的,這丫頭也該出關了,回了日本忍族的駐地,正在處理忍族的事務,但他給明鸞傳念,這丫頭都隻給他回應一個念頭,大概意思的是“哦!”“嗯!”“知道啦!”然後就沒了,像小女生鬧脾氣似的。

關於仙武化身的事,以及劉溫謀劃仙魔開戰,他都告訴明鸞,還打聽了一番關於少華仙人的事。

明鸞對此也不是很了解,東皇畢竟是日本人,踏入大羅境界的時間也很短暫,活得也不算太久,而這些上層人物皆是深居簡出,神龍見首不見尾,行事隱秘,誰也不知道詳細,明鸞隻知道少華仙人是無漏真仙的境界,修習仙家劍術,得了純陽道祖呂洞賓那一脈的傳承,是一位正宗的劍仙,其餘就不清楚了。

至於仙魔開戰,明鸞是沒什麼興趣摻和了,不過張昊身在這亂局,隻要張昊一個念頭,明鸞立刻就陽神降臨,殺人於千裏之外,張昊說殺誰就殺誰,明鸞可不在乎什麼正派邪派,眼裏隻有昊哥哥。

倒是明鸞提醒他,少華真人的師父元陽道主,這人還沒死,具體情況也不清楚,但如果少華真人有問題,那麼元陽道主必然在幕後主使,這事讓張昊心裏一怔,隱約推算到什麼。

傳念完了,張昊放鬆心神,空色兩修,一氣化三清,識海裏自然而然的冥想道法,身體肌肉也有規律的運動,看似坐在座位上沒動,其實無時無刻皆在修行。

趙冰彥偎依在張昊身邊,兩人宛若情侶,也閉目養神,在冥想雷法念頭。

一路的車旅平靜,夜深了,外麵下起了大雨,大家都靠著座位睡覺了,路途夜雨的安靜氣氛,總是那麼的讓人思緒惆悵,張昊心裏莫名感慨。

回想幾年前,他還是個坑蒙忽悠的江湖術士,混得落魄不堪,擠著火車回安陽縣,遇上了宋靜怡,還順便忽悠了三個女學生,不由得笑了,然而一晃就是三年多了,他和宋靜怡已經領證訂婚,他也如願以償,修道成仙,超脫塵俗,還涉入了仙魔兩道之爭,費盡心力的跟一群老怪物老變.態鬥智鬥法,離普通人的平淡生活也越來越遙遠了。

仙凡有別,修道寂寞,曾經懵懂的少年,何嚐思考過這些深刻而嚴肅的問題,降妖伏魔,捍衛正道,鎮守陰陽兩界,這可不是一個隨意亂喊的口號。

不過看著身邊的趙冰彥,張昊心裏慶幸,有紅顏做伴,仙道不寂寞,然非常之人,行非常之事,此次天都聚仙會,仙魔兩道皆滅,他偏偏就要放手一搏。

“我從小就想修仙,與四方仙友齊聚一堂,鬥.法.論道,何等逍遙,卻不想我第一次參加聚仙會,竟然是這般情況。”

張昊感慨歎氣,卻已有決意,目光一凝,眼有重瞳,透過層層虛空,他已經看到了上古祭天的王屋山,喃喃自語的說道:“劉溫!地靈子!貧道這次就與你們鬥上一鬥,聚仙會就是我的契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