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四十章 夜海會所(2 / 2)

“不是三成,我們幾乎為零。”陳美舒說道,“這三成之中,有一成是其他武術流派,其餘兩成是瑜珈術,幾乎壟斷了女子市場,連宋靜怡都跟著崇洋媚外連瑜珈術,還裝什麼正派。”

“呃……”張昊一陣無語,陳美舒這是有意無意就跟宋靜怡杠上了,不過這市場占有的份額幾乎為零,實在有些出乎他的想想,天朝武術也太衰了。

“對了,剛才那女人,名叫李月琴,很有來頭,是李奎珩那一家的人,本來這次民間交流是從日本武術圈發起,上一輪打完了,現在這群韓國人也來挑事。”陳美舒說著。

“嗯?李奎珩那一家的!”聽這話,張昊大感詫異,當然知道李奎珩的大名。

李奎珩號稱跆拳道聖師,是跆拳道黑帶九段,或許普通人對黑帶分級並不清楚,這需要年齡與技藝的雙重要求,而九段是一個榮譽稱號,隻頒發給對跆拳道發展有重大貢獻的人,例如很多國家的領.導人接納跆拳道,跆拳道聯盟為了表達尊敬,也會授於了九段的尊稱,李奎衍的分量就跟這些國家領.導是一個級別,並且李奎衍當年在美國,與李小龍是好友,堪稱國際圈裏的武術泰鬥。

當年李小龍也致力於推廣武術,可惜因為種種原因,一直被視為“叛徒”,直到李小龍死後,按照天朝人的習慣,總是在死後追悼,這才開始正視李小龍先生的理念。

“罷了,我們武行的現狀,說來也是我們自己造成,不過確實的說,我們武行是向另一個方向發展,而不是單純的以武行為生。”

陳美舒笑了笑,挽著張昊的手臂,往會所裏去了。

張昊卻是好奇,現在的武行是什麼狀況,問道:“美舒姐,國內的武行是往哪方向發展?”

“跆拳道有奧運會的比賽項目,體係完善,其餘各國流派也皆有自己的體係,而我們的傳統是重文輕武,國內環境不支持武行發展,並且武行內部的門派太多,自己就亂成一團,但練拳也得吃飯,也得博取榮華富貴,先上擂台打出個名頭,然後憑借這名頭,能混個不錯的身份地位,所以除了各派的嫡係傳人,幾乎就沒人以武行為職業。”

聽完這話,張昊恍然大悟,所謂職業武行,就是以武術為職業,以開館收徒為生,說白了就是搞武術班,屬於外門弟子。

各派拳術的精髓,皆是內傳,外名弟子隻能學個花架子強身健體,雖然一般人參加武術班,也僅僅是為了強身健體而已,但問題又來了,相比強身健體的花架子,國內這些拳術,遠遠不如跆拳道那麼花哨。

跆拳道能風靡全球,其中很大一個原因也是因為招式花哨。

兩人一邊聊著,一邊進了夜海會所。

陳美舒是這會所的幕後老板之一,占了六成股份,對於這裏的普通員工來說,除了幾個管理高層,其餘人從沒見過老板是誰,這也是現代企業的普遍現象。

不過陳美舒這段時間經常出麵,又是擂台賽的策劃人之一,這倒是成了熟客,進門就有領班來接待,陳美舒招了招手,示意她們去忙,自己帶著張昊進去了。

這一進來,張昊不由得傻眼了,大廳是一間五六百平米的大型會廳,中間是大廳,四周裝修一圈半圓式走廊,分隔為雅間,雅間又分上下兩層閣樓,半圓的另一半則是酒水吧台,正廳中間是舞台,周圍間隔八方,還是按照八卦方位布局,裝修奢華,燈光絢麗。

但張昊傻眼的是,這麼大的正廳,這會兒已經滿座,連過道走廊都擠滿了人,其中還有好多人穿著武道服或跆拳道服等等,三五成群的擠成一團,酒水歡飲,音樂環繞,舞女跳著熱舞,氣氛一片熱鬧,這完全不像打擂台,反而像一場大型派對。

“今晚有擂台,客人都聚居在正廳,至少有五六千人,這裏的人均消費是每客五千。”陳美舒介紹著這裏情況。

“啥?人均消費五千!”張昊嚇了一跳,這丫的果然是高端大氣上檔次啊,五六千人的生意,一夜的營業額就是兩三千萬。

“這場子是中海的幾大會所之一,施行會員製,成本開銷都很大,利潤隻有三分之一,平常的客流量在三千人左右,擺擂台不但給武行混口飯吃,也是給場子招攬生意,在圈子裏,這種擂台稱為半公開的地下格鬥。”

陳美舒說著,看了一眼雅間的二樓,聚集了不少穿武道服的人,“這上麵是武術圈的同道,也是我們擂台的主辦方,上去打個招呼。”

張昊點了點頭,跟陳美舒一起上去,他如今要在中海立門戶,說白了也是搶生意,有陳美舒照著他,給這些道上的人打個招呼,可以省去很多麻煩,不過張昊正要轉身,突然愣了一下,靈覺感應到了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