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九十三章 龍血古木棺(2 / 2)

說話間,明鸞和張昊又推開了幾部,讓開棺槨,趙冰彥和陸子旭也沒多言,跟著一起讓開,心裏卻是明白,以張昊的個性,必然是這棺槨另有玄機。

見到這一幕,對麵的白蓮法尊和程逸雲兩人立刻皺起了眉頭。

白蓮法尊連連吃虧,心裏有了陰影,拿不準其中的虛實,當然沒敢輕舉妄動,也退後讓開了棺槨。

程逸雲猶豫不決,心裏快速思量著,這次下墓的目標,就是為了奪取屍衣老祖的道果,但現在道果就在眼前,隻要打開棺槨就能解毒屍衣老祖的秘術,但屍衣老祖的布置實在厲害,程逸雲也有些心虛,而這棺槨流血,實在太詭異了。

更何從還有張昊幾人虎視眈眈,白蓮法尊雖然是同夥,但這同夥卻靠不住,程逸雲可不敢把自己的身家性命交白蓮法尊。

程逸雲心有不甘,罷了罷了,這次白忙活,還得跟緊了白蓮法尊找到出路,否則張昊殺意已決,他一人難以逃過,隻得退後讓開。

張昊見狀,心裏不由得好笑,程逸雲的城府夠深,行事太過謹慎保守,欠缺了一份靈機果敢,以至於參透了肉靈生死的玄妙,道行卻停步不前,連續命都得依靠東皇,甚至不是張昊的提醒,程逸雲都不知道續命之術是肉靈關係。

而這血竭活屍之法,在屍術裏並不陌生,程逸雲也沒認出來,可見太過愚鈍。

不過大家跳過了龍血古木棺,注意力卻開始尋找其它寶物,除了棺槨,其餘青銅器物,皆是古董文物,特別是那顆青銅神樹,證實了十日同天的古老神話,在兩三千年前就已經存在,並非後世之人的隨意杜撰,與三星堆出土的那件青銅神樹幾乎一模一樣,堪稱國寶一個級別,價值連城。

但在場幾人都看不入眼,目光都轉向了祭台,祭台上有一副圖騰,也是金烏神鳥,還有鳥篆祭文,崇拜太陽。

然而奇異的是,這金烏圖騰竟與一頭凶獸相鬥,這凶獸儼然就是龍。

這裏不得不說一下,華夏一族是多個民族融合,圖騰眾多,其中主要的圖騰是神鳥,商周、秦國、楚國、古蜀等等,都是以神鳥為主,以及我們現代國家頒布的文化遺產的圖標,也是太陽神鳥。

至於龍的圖騰,這其中另有一番說法,龍圖並非是華夏民族的圖騰,嚴格的說,龍是一種凶獸,具體什麼來曆起源,誰也說不清,現在市麵上那些關於龍的論證,其實都是牽強附會,拿著一個蛇形龍做文章,隨便出土個什麼蛇形物件或圖樣,都說成是龍,稍微想一下就知道不靠譜。

龍是獸形,是王族的象征,從最初出現的龍形紋飾,作為王侯貴族的紋飾,而夏商周三朝的王侯貴族,皆是出自一家王族,後來到了漢代,龍圖被劉氏王族壟斷,以及後世龍圖的演變,一直隻屬於王族,平民用龍圖是僭越禮法,屬於殺頭之罪,更別提是自稱是龍的傳人。

到了近代革命,才有“龍的傳人”這個口號,其實與“王侯將相寧有種乎”是一個意思,大家都自稱是龍,貧苦百姓都是龍種,都要當家做主,直到今天,“龍的傳人”已經成了大家的共識。

關於這一點,“龍的傳人”隻是一個口號,或許很多人難以接受,但事實就是如此,龍圖隻屬於王族,如今這個社會,已經沒有了王族,所以我們國家的一些正式圖標,也就沒有了龍圖,就連我們古老文化遺產的標識,也不是龍圖,而是太陽金烏。

張昊博學古今,又跟著宋靜怡學了夏商周的古文化,知道其中道理,此刻觀望這金烏鬥龍獸的圖騰,心裏頗有感悟,也不知道為何,冥冥之中,他對龍有一種莫名的感覺,或許是因為那塊牽扯他身世的龍布吧。

圖騰隻是一個小插曲,張昊觀望圖騰之時,眾人的注意力已落在了幾個木箱。

這木箱是屍衣老祖的陪葬之物,很顯然,原本祭台的寶物,都被屍衣老祖收刮占為己有,裝在這陪葬的木箱裏,以及屍衣老祖自己的寶物,或許還有道書,全部都在這裏麵了。

雙方對視了一眼,都沒輕舉妄動,但這意思不言而喻,都想爭奪寶物。

“哈哈!”白蓮法尊一聲大笑,眼裏浮現出一枚殺意,說:“張昊,大家亂戰實在無趣,打壞了寶物得不償失,而你也是練拳之人,既然有心與本尊作對,本尊就給你一個機會,我們單打獨鬥,一個回合論輸贏,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