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四章 乘龍玉簡(1 / 2)

“這是佛光奇觀,快拍下來,一定能上頭條!”

記者團裏有人喊了一聲,大家趕緊反應過來,皆是大喜,沒想到來采訪撈屍工,還遇到佛光奇觀,一次弄到兩個大新聞,也顧不上大雨,連忙扛起相機尋找合適的角度,一陣拍照。

不得不說,這年頭佛教盛行,連這虹光祥雲的景象,也直接被視為了佛教的佛光。

這幾年,佛光景象在新聞上大有名氣,敦.皇佛光、峨眉山佛.光、福健溪縣清水寺佛.光、泰山佛光、感德鎮鐵觀音茶山佛光等等,以及前不久才霸占了新聞頭條的五漢歸元寺佛光。

過了好一會兒,大雨停了,烏雲全部散開,光照充足,水汽彌漫,彩霞如萬丈虹芒,九霄祥雲,宏偉壯觀,氣象浩大,籠罩整片大地,讓人驚歎天地景象的偉岸。

景象下的道觀,張昊也愣住了,沒想到大陣成形,天時地利,居然引動了異象。

觀望天空,玄妙仙幻,一陣陣風鈴搖曳,節奏悠揚,清心入聖,如法音仙樂環繞,他差點誤認為是道書裏描述的飛升景象,以為自己也得道飛升了!

“嗬嗬,莫非我真要成仙了,天地異象,法音仙樂,還有日月精華!”

張昊自言自語的笑了,重瞳看到,大陣靈光閃耀,四方氣場扭曲,日月星辰的光芒聚集,彙聚出一縷灑入道觀,讓人感覺如沐春風,神清氣爽,渾身舒坦,並且他還感覺到,在這縷華光的照耀下,栽種的樹木花草也變得格外的有了生機。

按照道書裏的描述,這就是日月精華,確切的說是從光芒之中淬煉出的精華,上上之品的優質光芒,而萬物滋長皆得益於光芒,光芒的精華就是滋潤大補。

張昊拿起鐵鍬,把土坑埋了,固定大陣,讓四象融入地脈。

此地雖不是風水寶地,但他布置大陣,硬是扭轉了天地氣場,讓此地成為一塊風水寶地,這等手段,也算得上是奪天地造化了。

“還差最好一步,篆刻玉簡,鎮壓氣運,也為道觀再補一份靈氣。”

張昊一鼓作氣,並未休息,也想式式自己此刻的狀態,到底還能堅持到何等地步。

取出金縷玉衣,這是麻衣聖道為了布置帝王葬,奪取天人之造化,卻落入他手,靈玉養人,潤澤神元,是天材地寶一級的材料。

金絲和玉片都被他拆了,玉片兩千多片,金絲兩斤多重,挑選出形狀工整的玉片,重新穿連,製成玉簡。

玉簡是平整的一塊,不像玉衣那麼花時間,他選用了九百多塊玉片,花了一天兩夜,把玉片連成一卷長一米,寬六十公分的書簡。

張昊心念如一,手持刻刀,篆刻乘龍之道,開篇“人王乘龍,皇帝壽昌。”

這八個字是他創出道統的總綱,也是道統的精髓所在,傳承古老炎黃一族的大運,行人王之道,修皇帝之德,總理陰陽,調和天人,乘六龍以禦天,得證福澤昌隆。

隨後是正文詮釋,闡述乘龍道統的經義,以易經為引:“大哉乾坤,萬物元始,乃乘六龍……”

全篇六百餘字,龍文篆刻,字字珠璣,氣勢宏大,雖然沒有具體的術法道學,卻闡述了大道本質,天地陰陽,乾坤萬物,人王教化,皇帝功德。

從某種角度來說,乘龍之道是從易經中領悟,也是對易經的升華,六龍就是六爻卦象,以乾卦為首,卦象為龍,禦駕六爻變化,推演易經六十四卦,參透天地人,自然便可得證大運大道。

張昊花了三天三夜,一雕一琢的篆刻玉簡,他領悟的乘龍道統,也在這個過程中更加透徹明晰,聚精會神,心意通達,沉寂在玄妙的境界裏。

若是有陰陽眼,便能看到,道觀光華大放,龍文顯形,神獸浮空,一陣陣法音仙樂,一縷縷日月精芒,九彩環繞,靈氣氤氳,已是十一月底的天氣,道觀四周新栽的花草樹木,卻在不知不覺間,生機蓬勃,綠葉舒展,繁花盛開。

這幾天,張昊道觀出了異象,整個城南鎮的人都以為是張大仙要升天了,畢竟那天的天象,大家親眼所見,而這玄奇的事也傳得飛快,大半個安陽縣都知道了,好多人來王家村,都想來拜一下張仙人。

還好張昊立了牌子,再加上有村民的勸住,這才沒人敢上道觀打擾,隻得在道觀下的老房子那裏,焚香燒紙,作揖叩拜,場麵頗為熱鬧。

而眾人也看到了道觀的繁花盛開景象,皆是稱奇,還有道觀一個月沒開火煮飯的事,都被傳得玄乎其玄,說是張仙人修練成仙,已經辟穀斷了人間煙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