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一章 脫胎換骨(2 / 2)

九月初,暑假完了,學校開學,宋靜怡恢複了上課,張昊依然過著快活的小日子。

轉眼又是一個月,十月份了,夏去秋來,暑熱緩緩褪去,天氣逐漸涼爽,不知不覺間,張昊已經在宋靜怡家裏住了三個多月。

這一天下午,宋靜怡上課去了,陳美舒在屋裏練書畫。

張昊在書房打坐,身著一襲寬鬆的練功服,盤膝閉目,鬢發垂耳,神態安寧。

仔細看,張昊的體形和相貌似乎都有了一些變化。

這短短三個月,他的拳術達至練髓,氣血磅礴盈滿全身,頭發烏黑,肌膚潤澤,連指甲也變得透亮晶瑩,文功大成,筋骨齊鳴,一舉完成練骨和練筋。

至此,拳術三步功,練骨,練筋,練髓,又至神至化,已臻化境,張昊已經修行圓滿,體、技、心,皆已達至內家拳最高境界。

而他從小體弱,先天受損,發育不良,如今開了竅,全身經絡暢通,以拳術修身,正好應驗了鄉下人那句俗話,“二十三,躥一躥。”他竟然又一次發育,筋骨成長,高了幾公分,修成文武道骨,仙風逍遙。

他的麵容輪廓,也有變化,雖然談不上帥,但卻文武內斂,自成一派氣度,麵相讓人越看越覺得有神韻。

過了一會兒,張昊睜開眼,目光平靜,神情安寧,乍一眼看去,似乎比以前更加的平凡普通了,不擾繁華名利,不沾嘈雜喧囂,普普通通,平平凡凡,不驕不躁,不奢不求,像個不通世俗的方外之人,與世無爭,生吉祥和。

這些時日的修行,張昊無論身體還是心境,都得到了蛻變,猶如脫胎換骨一般。

張昊拿起桌上的刻刀和玉片,聚精會神,心意專注,目光一凝,眼有重瞳,讓心神集中到了一個極高的境界,手執刻刀,在玉片上篆刻符文。

符文以龍獸象形,筆畫修長,線條優美,似龍非龍,似獸非獸,剛正威猛,古老神秘,承載了那冥冥之中的運勢,溝通天人,推演萬物。

古老文字博大精深,有宋靜怡的引導,他對古文字的修習已經算得上登堂入室,他會的幾道符籙,皆已推演為了龍文,融入乘龍大運之道。

他現在刻畫的是乘龍大運符,從平安符升級而來,平安符是最普通的入門符籙,卻也是最神秘的符籙,他也以此作為乘龍大運之道的核心。

不過他此時刻畫的乘龍大運符,與當天給柳建國畫的那一道有很大區別,當天是靈機一動,偶得感悟,隨手所畫,現在是經過推演完善,以易經開篇的乾坤二卦為基礎。

乾卦六爻純陽,卦象為龍。

然,陰陽互轉,六爻變卦為陰,是為坤卦。

他以這兩卦為基礎,乾坤無極,衍生萬物,推演禍福凶吉,一陰一陽,象征乘龍大道。

玉片是從金縷玉衣上拆下來的靈玉,通過重瞳的視覺,他能看到一縷縷氤氳靈氣,靈氣養神,用來刻畫符籙,神念開光加持其上,得靈氣溫養,有諸多好處。

一連刻了六片,玉片有正反兩麵,正好刻畫乘龍大運符的陰陽。

“麻衣祖師,陳摶老祖,撰寫火珠林,開創了銅錢問卦,我以靈玉篆刻乘龍大運,開光顯靈,也有異曲同工之玄妙。”

張昊自言自語,手捧玉片,向天一拜,誦念告天祭文。

“麻衣道千年傳承,應運而生,應運而亡,我輩修道之人,當秉持自身,真我如一,超然世外,不以生喜,不以亡悲,朱光文等人,倒行逆施,以入魔道,弟子張昊敬拜,皇天後土,人道昌隆,當除盡妖邪,守護陰陽,維係天人,今向天請卦,妖邪在何方?”

抬手一揮,撒開六塊玉片,排列卦象,下三爻:陽、陰、陽,為離卦。上三爻:陰、陽、陽,為巽卦。

張昊心意一動,識海裏周天龜殼推演卦象:下離上巽,離為火,為南方。巽為風,為東南方向。

東南之風偏南,約為五點鍾的方位,參照安陽縣的地理,正是購物商場的附近。

並且卦象有風火之勢,邪人不但沒有退走,反而更加猖獗,風火相互助長,一明一暗,還有正麵人物掩護,此為凶險之象。

“這夥邪人,莫非還藏在縣城裏?”

張昊眉頭一跳,他已經躲了三個月休養生息,也該現身了,但這卦象卻不是一個好兆頭。

“不過這夥邪人,到底圖謀什麼?盜取屍體,布局帝王葬,事敗之後也不退走,依然潛伏於此,反而是風火之勢,氣焰洶洶,還想再次行事!”

張昊疑惑,這夥邪人太可疑了,“難不成安陽縣有什麼奇異之處?”

“對了,帝王葬!一定是安陽縣有風水寶地,否則帝王如何葬!”張昊反應過來,但又忍不住驚疑,“安陽縣哪有什麼風水寶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