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含睇兮又宜笑,子慕予兮善窈窕。”
“乘赤豹兮從文狸,辛夷車兮結桂旗。”
“被石蘭兮帶杜衡,折芳馨兮遺所思。”
“餘處幽篁兮終不見天,路險難兮獨後來。”
“表獨立兮山之上,雲容容兮而在下。”
“杳冥冥兮羌晝晦,東風飄兮神靈雨……”
“嗚嗚嗚兮嗚嗚……”
這一曲古老的祭歌,名為《山鬼》,出自《楚辭?九歌》,《九歌》是屈原所著的祭祀歌謠,後世演變為咒語,而古語唱法早已經失傳,現在人雖然有詞,卻隻能讀,不會唱。
二愣子的唱法發音,是王家一脈的秘傳,強調古樸,冗長繞口,現代幾乎已無人能同聽懂,隻是感覺非常的古老莊嚴,充滿了巫鬼的神秘。
不過張昊從小聰慧,又知道原文,而趕屍人的念咒也多少會一點巫語腔調,勉強還能聽懂。
《山鬼》一曲是祭祀山神精怪,作為開路,是祭祀的前奏。
祭完這一套,時間已經十二點,家家戶戶守歲放鞭炮,頓時一陣震耳欲聾的爆竹聲。
公元曆法又稱陽曆,以太陽為參照標準,午夜是一天的分界線,過的午夜就第二天,但傳統的農曆,又稱陰曆,以月亮為參照標準,“午夜”一詞顧名思義,是夜晚的中午,除夕之夜,依然還是這一天。
道書曰,大周天數為三十六十,但一年有三百六十五天,多出五天數,是大周天交替之空隙,陽剛蒙蔽,天機隱晦,故而有妖邪作祟。
“夕”,太陽也,傳說太陽是金烏所化,象征天帝,“夕”是金烏一族的神獸,上古時期,鬼神不分,人道孱弱,周天交替之機,夕獸作亂,被人族斬殺,這就是除夕節的來曆,也象征著人道興旺,壓過了鬼神妖邪。
王德全取出蒸籠裏熱氣騰騰的四十九個包子,包子捏成人頭的模樣,和三牲祭品拜訪在一起,又取下香案上供奉的撈屍棍,抬起案板,出門去了。
二愣子領頭帶路,搖著幡仗,頌唱祭歌,抬著三牲頭顱和人頭包子,一行人往河邊去,這氣氛說不出的詭異和神秘,如果一般人走夜路遇上,隻怕會嚇尿了。
河邊一帶的人家放完鞭炮,趕緊關門閉戶,知道每年的是個時候,王家都要來河上祭鬼,大家都忌諱,主動回避。
來到河邊,王家的撈屍船停在那裏,眾人一起上船。
船是機動船,不過今晚忌諱吵鬧,沒有開發動機,王德全掌舵劃船。
二愣子站在船頭,拋灑香粉,又唱起了一曲歌謠。
“與女遊兮九河,衝風起兮橫波。”
“乘水車兮荷蓋,駕兩龍兮驂螭。”
“登昆侖兮四望,心飛揚兮浩蕩。”
“日將暮兮悵忘歸,惟極浦兮寤懷。”
“魚鱗屋兮龍堂,紫貝闕兮珠宮。”
“靈何為兮水中,乘白黿兮逐文魚……”
“與女遊兮河之渚……”
這是一曲《河伯》,河伯就是河神、水神,在先秦時期,還沒有水底龍王這一說,掉進水裏淹死,就成了河伯的管轄,撈屍客要從河伯那裏撈人,就得先祭拜河伯。
唱完河伯,該招魂了。
“朕幼清以廉潔兮,身服義而未昧。”
“主此盛德兮,牽於俗而蕪穢。”
“上無所考此盛德兮,長離殃而愁苦。”
“帝告巫陽曰:有人在下,我欲輔之,魂魄離散,汝筮予之……”
這一曲祭歌是《招魂》,也是出自《楚辭》,招魂又有大招和小招之分,撈屍客一脈拜的祖師爺是屈原,現在唱的是小招,為祖師爺屈原招魂。
唱完小招,又唱大招,大招是給水鬼招魂,撈屍的時候也要招魂,但這條河淹死的人太多,難免淪為孤魂野鬼,徘徊在河邊作祟,現在招魂就是把所有的孤魂野鬼招過來祭拜一翻,不要再此作亂。
然而就在這事,突生變故,伴隨著二愣子的祭歌,河麵一陣陰風掠過。
“咦?”張昊愣了一下,他修道有成,六感靈瑞,立馬感受到了不對勁,莫非真有鬼神作祟?
下一刻,“嘩啦!”一聲水響,河裏蕩起水浪,船頭搖晃,仿佛被什麼東西猛地一撞,緊接著一群魚兒躍出水麵,嘩啦啦水響,陰風大作,隱約有鬼哭狼嚎之聲,整條河都在翻騰似的。
“呀!有鬼啊……”陳芳燕膽小,嚇得叫了出來。
幾人也嚇得大驚,而二愣子站在船頭,一不小心沒站穩,噗通摔了下去,嚇得直叫喚,“水鬼……有水鬼拉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