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章 四大皆空,坐片時何分爾我(1 / 2)

“龍將軍,這裏就是張員外家,此人世代經商,可以算是咱們長安城的首富,此人熱善好施,在長安城遠近聞名的大善人。每逢遇到災年都會用家裏的錢財救濟百姓,這次也是他家第一個被盜的。”晌午過後老李引著我來到長安城中不怎麼繁華去最氣派的街道,這裏戶戶高牆大院,沒有多少戶人家可是要論財富怕是能比之一個普通縣城的財富總和,有過之而無不及。

“李軍頭,去敲門吧!”我看著樓堂瓦舍,老張牽過阿黃拴在了張府門外的拴馬柱上,整塊的石塊被石匠師傅精心打磨,上邊的石頭圖案顯得惟妙惟肖,無一不彰顯著主人家的奢華。朱紅色的大門,門上鑲著金邊的牌匾,具老張說這是當年張員外救濟災民聖上禦賜的“張善人府”。也許是最近發生盜竊案的緣故,就連走街串巷的遊商也不見蹤跡。偌大條街道顯得冷清無比,也許這裏才是整個長安城最冷清的地方吧。沒有市儈的喧囂,少了許多的人氣。

大門從裏麵慢慢的打開了,一個仆人和李軍頭熟絡的攀談著。

“龍將軍,請。”仆人在前邊引著我們。院落是古典東方式的院落,有三進。進了二院我們就一直在走廊裏行走。走廊兩旁的假山,還有一灣淺淺的楊玉池。背陰麵的積雪還沒有完全融化,幾個小孩子正在池塘邊堆著雪人,積雪消融的地方留下了孩童蹦跑的足跡。

“老爺,道台大人讓人過來查案子。”仆人把我們引到客廳座位上,自有丫鬟遞上茶水。

“嗯,知道了,我馬上出去。”裏屋書房裏穿來窸窸窣窣穿衣的聲音。

“老朽適才午休多有得罪!”員外衝著我微微彎了一下身子算作行禮。

“無妨,老先生身體安康才是最好。”我站起身回了一禮。

“將軍著軍裝,敢問是?”

“絲路護衛軍駐武威郡韓修將軍麾下正五品監軍龍虎欺心。”

“好啊,英雄出少年,絲路上的少年將軍老夫是早有耳聞,今日一見果然是一邊人才,氣宇軒昂。”

“老先生謬讚了,敢問老先生家中丟失瓷器多少,丟失的規模如何?”和這古人說話還真是費勁,咬著文嚼著字。

“將軍,茶如何?”

“但願‘客至心常熱,人走茶不涼’。”

“四大皆空,坐片時何分爾我。”

“兩頭是路,吃一盅各分東西。”

“半榻夢剛回,活火初煎新澗水。”

“謀食苦,謀衣苦,苦中取樂,拿壺酒來。”

“為人忙,為己忙,忙裏偷閑,吃杯茶去。”

“將軍裏邊請。”

“老先生請。”哈哈,我與張員外對視一眼,會心一笑,向書房走去。

“茶敬茶敬香茶”

“坐請坐請上坐”

門外送來兩壺新茶,張員外看著我說道:如何?

“張員外何必如此,既然把我請到裏間來,有話但說無妨。”

“哈哈,龍將軍真是聰慧過人,老朽敢問將軍,案子進展如何?”

“隻知其一不知其二。”

“可否說來聽聽?”

“根據目前胡道台所說的隻能判斷出瓷器古董沒有出城,現在要做的就是需要知道被盜古董體積如何?”

“將軍看我這青花如何?”順著張員外的目光看向書桌兩旁的一對瓷瓶。瓷瓶高約一米,一對瓶耳上點綴著花紋,可惜我卻來不及細看。

“如此便知曉了,張員外留步,我還有要事在身不便多留。”

“嗯,老朽年邁不送,但請將軍忙完公事來老朽府裏一聚。”

“茶未涼必至。告辭”我起身離開了書房。

“將軍收獲如何?下邊咱們去李員外家,隔兩家就是。”

“不必了,回去吧。”我轉身回了府衙。

“龍將軍,這是你讓我等查察的十日內的出城運送土方的詳情。”軍師遞給我一張紙。

“走吧,道台大人,請派出車輛二十,衛士三百隨我前去捉拿飛賊。”

“將軍知道是誰了?”

“已經知道了,隻是想問大人一句,敢還是不敢?”

“既然將軍要這麼多衛士,怕是不簡單啊!”能做到道台自然不是簡單的人物,通過我要的衛兵數上已經判斷出了個大概。

“唉,也罷。這一遭終歸要有個定案,和他見上一麵。師爺,點齊兵馬隨我一同捉拿賊人。”

“是,大人。”

安西王是當今大夏朝皇帝的親叔叔,當年老皇帝駕崩,朝廷****,是這位安西王幫助現在的皇帝坐穩了江山。當今皇上為了感念皇叔的恩德,便封他做了安西王。在長安城東建了一座府邸,占地三十餘畝。因安西王進京救駕之時在南方是一個封疆大吏,所以建的安西王府也是氣勢恢弘,完全是蘇式園林風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