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說軻比能逃到九原,手中人馬剩下不過萬餘,心知這些人馬定然無法擋住李騰大軍,日日心中萬分憂悶,卻又不得而解。這一天,軻比能正在大堂飲酒解悶,忽見一小校闖了進來,拜倒在地,拱手道:“稟報大人,李騰遣使者來到。”
軻比能聞之一愣,遂之問道:“李騰遣使來此作甚?”
小校道:“並未說明,隻說有軍情要是同大人言說。”軻比能不知何事,遂令那小校將李騰所遣使者帶來。
過的一程,那小校帶來一人,軻比能問道:“你是何人,來此作甚?”
那使者拱了拱手,施了一禮,隨聲道:“我乃車騎將軍手下李直也,奉車騎將軍之命,前來致書於大人。”言罷,便從懷中掏出書信,遞了上去。
軻比能接過書信,打開一看,信中寫道:‘我欲南下攻打曹操,奈何將軍身為北方之主,使我不得安寧,現今將軍盟友於夫羅已經歸降於我,獨留將軍一人逆天而行,乃直取滅亡矣,今我念天地有好生之德,除黎民百姓之疾苦,願將軍深思而行之,三日之後,我大軍兵臨城下之後,將屠戮城池,雞犬不留。’軻比能看完李騰書信,頓時大怒,放聲罵道:“李騰匹夫焉敢如此弱視於我,你可回去告知李騰,日後等我鮮卑大軍而至,方能知曉我的厲害。”言罷,命令士兵將李直亂棍打出九原。
李直慌忙而逃,來至李騰營寨,將那軻比能言語盡數說給李騰,李騰聞之不禁大怒,遂點起軍馬,令張合,高覽守衛營寨,顏良,文醜為大將,直往九原城下而去。
軻比能聞之李騰大軍前來,遂知不定,卻不緊閉城門,全力防守,反而調兵遣將,出城迎戰,軻比能見得李騰正在前方,遂打馬出陣,刀指李騰道:“李騰匹夫,焉敢小看我鮮卑人馬之威?”
李騰錘指軻比能,怒道:“我不忍看城中百姓受苦,好言勸你罷兵歸降,你反而辱我使者,是何道理?”
軻比能聞之,罵道:“你乃拙劣鼠輩,我怎能降你。”李騰更不答言,使大將顏良出陣搦戰,顏良應聲而出,手舞大刀,甚是威風,打馬疾奔,來至陣前,勒住韁繩,橫刀立馬,暴喝一聲,道:“你等鼠輩,誰敢出來同我一戰?”
軻比能見顏良前來搦戰,遂遣大將素利出陣相迎,素利應聲而出,挺槍躍馬,直奔顏良而去,顏良視之,急速朝素利殺來,兩馬相交,二將於陣前大戰二三十個回合,顏良暴喝一聲,手起刀落,斬軻比能大將素利於馬下,狂生大笑。軻比能見得顏良斬了素利,乃至大怒,遂舞刀拍馬而出,親戰顏良,顏良臉上卻毫無懼色,雙手緊握大刀,猛的一夾馬腹,往前衝去,同軻比能大戰四五十個回合,卻不分勝負。
李騰於陣中看的演練一時之間難以取勝,轉頭喝道:“擂鼓助威。”言罷,鼓點震天響起,眾人盡是熱血沸騰。
此時顏良又同軻比能戰了五六十個回合,軻比能久戰顏良不下,卻越戰越是心驚,刀法漸漸散亂不堪,無心而戰,猛的一刀蕩開顏良,急忙撥馬回走,顏良哪裏肯放,躍馬急追而去。李騰見得顏良得勝,心中大喜,乃同文醜早已掩兵衝殺而去,軻比能人馬大敗而走,退入城中不敢出來。李騰命人四麵圍住九原,奮力攻打,直到未時方才收兵而去,回了營寨。
軻比能今日又番失敗,又折了大將素利,況且鮮卑人馬卻又一時不能前來,因此心中萬分著急,卻也無奈,因此連忙招來手下彌加,步度根,厥機,那樓,律歸,歸世泥等人前來,商議攻打李騰之計策。過的一程,眾人來後,分列坐定,軻比能道:“今番我軍又被李騰打敗,素利將軍亦是被顏良所殺,鮮卑人馬一時又難以到達,城中各個人心惶惶,軍心極度渙散,照此如此,九原城必然被李騰所破,這該如何是好?諸位可有良策獻上?”
話音落地,班部之中,一人起身而立,拱手進言道:“大人,我有一策,可破李騰?”
軻比能聞之大喜,連忙舉目視之,乃大將厥機也,遂趕緊問道:“將軍有何良策助我破除李騰,快快說來。”
厥機道:“李騰人馬一路追擊,必然身體疲憊,況且今日又番勝利,其心必然驕縱,夜晚必然料到我軍不敢前去劫營,防守定然鬆懈,大人倘若派一軍前去劫營,必然大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