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騰雙腳輕夾馬腹,往前走了幾步,雷龍錘指著牧野城上宋林,王雄等人道:“今我大軍前來,你等何不早降,免得生靈塗炭。”
宋林聽得李騰聲音,早已經心中膽怯,嚇得雙腿發軟,哪裏說得出話來,王雄斜看宋林一眼,冷哼一聲道:“逆賊犯我城池,焉敢妄言?我大軍將至,定叫你等死無葬身之地。”
李騰聽罷大怒,命張合出陣,往陣前搦戰,張合應聲而往,挺槍躍馬,奔至陣前,暴喝一聲道:“我乃張合,誰敢前來送死?”
王雄遣副將鄭同帶兵三千出城迎敵,鄭同領命下城,使一柄大錘,掄錘拍馬,直取張合,兩人大戰不到三個回合,張合猛然一槍,刺鄭同於馬下,王雄等人大驚,又遣副將曹格前來營寨張合,亦被張合不到一個回合,刺中心窩,倒地而死。
李騰見張合連勝兩場,連忙命高覽,韓猛,韓榮揮兵掩殺過去,王雄兵大敗而走,王雄連忙命人緊逼城門,等李騰人馬殺至城下,滾石,檑木,箭矢等物猶如瓢潑大雨一般,傾瀉而下,眾人不能抵擋,隻得且戰且退。
李騰又接連攻打了幾日,無論如何搦戰,宋林,王雄等人隻是堅守不出,李騰舉兵攻城之時,宋林,王雄等人便以滾石,檑木,箭矢等物防禦,由於久攻牧野不下,李騰心中甚是著急,連忙聚集眾人於帳中商議對策。
李騰擔憂的說道:“我軍連日攻打,皆不能拿下,況且我軍並無糧草來源,遷延日月,糧草必然用盡,那時我軍必然軍心渙散,不戰自敗。雖然有曹操在官渡牽製袁紹,倘若袁紹揮兵自守,那我等將受兩麵夾擊之苦,因而我心甚憂,不知眾位可有良策?”
高覽起身道:“袁紹起大軍七十萬攻打曹操,卻被曹操大勝數場,折兵甚多,況且袁紹乃好大喜功之徒,必然不肯輕易撤兵,唯恐失了顏麵。依我之見,主公不如明日派遣我等各代本部人馬,四麵圍城而打,宋林,王雄等人必然防守不住。”
李騰思慮一番,緩緩道:“倘若四麵攻打,損失人馬過多,倘若敵軍救兵前來,我軍豈不是自找苦吃?”
帳中一時再無人說話,變得異常安靜,所有的人都陷入沉思之中,忽一人聲道:“主公,明攻不成,可為暗攻。”眾人抬頭視之,乃從事劉原也。
李騰遂問道:“何為暗攻?”
劉原道:“主公近來連日攻打,牧野城牆必然受損,主公可於軍中挑選善於攀爬之人,以撓鉤等物為引,趁星夜光線昏暗,從其城牆破損之處攀援而上,以為內應,在領一軍於城外暗處埋伏,隻等城門開啟之後,便一擁而入,則牧野可奪,敵將可擒也。”
李騰喜道:“此計正好,甚合我意。”遂令細作於牧野城外仔細觀察,尋找城牆破損之處,好從其攻入。
再說宋林,王雄等亦是聚眾商議,王雄道:“近來李騰連日攻城,我軍傷亡甚大,已有三千之餘,主公大軍在官渡又被曹操牽製,朝歌援兵遲遲不來,如此先去,牧野定然不保。”
宋林道:“牧野富戶極多,糧草堆積如山一般,雖然主公攻打曹操之時,取城中糧草半數以為軍用,但剩餘糧草尚可足夠我軍支用一年之久,而李騰糧草又無來源,隻減不增,曠以時日,李騰糧草用盡,必然退去,此時我軍從後追擊,李騰必然大敗。”
王雄道:“李騰詭計多端,若如此拖延時日,遂軍中糧草豐盈,唯恐我等中李騰之計,牧野依然不保啊。”
旁邊主薄道:“若是如此,不如將城中人馬分出一軍,互成犄角之勢,若是李騰來攻,便可相互救援,兩麵夾擊。”
王雄笑道:“此計甚好。”遂留下宋林,和主薄守衛牧野,自帶五千人馬,於城外五裏處安營紮寨,和牧野城犄角之勢。
宋林自是懂得兵法,城防之勢,甚是嚴密,李騰細作,幾番不能向前探明城牆破損之處,反而引起宋林注意,將那破損之處修複。如此一來,此計便隻落個胎死腹中的下場。
李騰得知之後,更是憂慮,苦思數日之下,仍舊不得其破城之法。
這一日,李騰正在帳中,忽聽得探馬來報,道:“王雄領五千人馬往城外五裏之處安營紮寨,和牧野互成犄角之勢。”
李騰聽罷,大笑道:“破城之計已有。”遂命小校連忙招來眾位將軍,隻說有要事吩咐。過的一程,李騰見眾人來到,分列坐定,遂說道:“王雄領兵五千,往牧野城外五裏處紮營,欲與牧野城犄角之勢,互為救援,令我不能相攻,此乃天賜攻破牧野之時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