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六章 烏巢風波(8)(2 / 2)

李騰聽後心中對韓榮倒是一片感激,遂說道:“下次若是見到老將軍,我等定要當麵感謝一番才是。”遂連忙邀請陳宮,劉原坐下。又想起方才苦惱之事,便將事情仔仔細細的向二人說了一遍之後,詢問二人道:“二位可有良策獻上?”

陳宮看了一眼劉原,似乎在等待劉原獻計,奈何劉原卻是低頭不語,隻做思考之狀,陳宮便說道:“主公,我有一計,不知可行否?”

李騰喜道:“軍師快快說來,我等再做商議。”

陳宮道:“曹操陳兵官渡,全力防守,扼袁紹喉道,使其不能兵臨許昌,倘若強行攻打,若是久攻不下,軍心必然不穩,到時候曹操必然出城擊之,我等反受其害,依我之見,我等不如將曹兵引出,以精兵斷其後路,前後夾擊,則曹兵必敗,如此反複,則曹操可擒也。此乃去油滅火之計。”

李騰笑道:“軍師之言甚善。”說完之後看向劉原,隻見劉原麵容自信,心知劉原必有高論,遂問道:“先生有何見解,隻管說來便是?”

劉原起身,拱手向李騰行了一禮道:“軍師之言,莫無道理,但是曹操亦是深知兵法之人,手下謀士亦非常人。官渡之重,乃許昌之咽喉所在,曹操自然知道,且這幾個月,曹操一直堅守不出,意在防守,焉能如此輕易誘出而殺之。”

李騰道:“曹操奸詐狡猾,亦是神智遠謀,誘敵之計,尚且商議。”

陳宮笑道:“曹操雖然多謀,可是其手下如許褚,夏侯惇等皆是匹夫之勇,雖然曹操早有安排,但對戰之時,一兩次尚能記住,若是如此反複,其必然心中大怒,忘記曹操所言,追趕而來,我等正好誘而殺之,殺一將則少一將,意為去油,剿殺曹操,意為滅火矣。”

陳宮話音落地,劉原又說道:“曹操之將千百之多,短日之內,豈能殺完,況且曹操一旦糧草接濟,死灰複燃,荀彧,荀攸,程昱,郭嘉等獻上良策,我等便身受其害,依我之見,主公不如趁其不備,斷其糧道,曹兵則不戰自退,我等再以輕騎追趕,曹操必然大敗。”

李騰思考了一番,慢慢說道:“曹操此時糧草已經不繼,若有糧草從許昌運來,曹操必然派重兵把守,倘若一時殺不散曹兵,被曹操聞訊從後麵趕來,我等便要受那兩麵夾擊之苦,不如就依你二人之計,先派人將曹兵引出,再以奇兵突然攻打曹操營寨,倘若殺進,隻燒糧草,則曹操無糧可食,必然自亂,再以輕騎攻擊,則曹操可擒矣。”

陳宮,劉原二人聽了,都說此計可行。李騰見二人亦是沒有意見,當下便要命人通知張合,高覽,一起行動,忽然聽到一人在帳外高喊道:“有使來見。”話音落地,便有一人走將進來,李騰看著那人問道:“天使此來何時?”

那使者道:“奉主公之命,著武威侯回去防守。”說完之後,朝著陳宮,劉原看了一眼,心中笑了一聲,隨即趕緊將目光收回收回。心中卻是說道,‘我聽郭圖先生言說,李騰此次前來,隻是單身一人,現在營中卻是有兩人坐著,看那樣子,定是李騰不知道從哪裏帶來的謀士,回去之後若是將此消息告知郭圖先生,定然有賞。’

李騰當時聽到那人言說袁紹要招他回去,心中早已經亂了方寸,哪裏將那人的動作看在眼裏,不過旁邊陳宮,劉原二人,亦是察言觀色之高手,那人小小的動作,豈能瞞住他們。兩人臉上一笑,也都各自有了主意。

李騰問道:“我等剛來還未建樹,怎能搬回?”

那使者說道:“主公是說讓武威侯回去,具體事情,我不過乃一傳令之人,卻是不知。”

李騰無奈,自己現在寄人籬下,手中又無多少人馬,雖然著急,卻也是無用,隻得應了聲:“我知道了,即刻便班師回去。”

那人笑道:“即是如此,小人便回去向主公複命去了。”說罷,便退出帳外,翻身上馬,飛奔而去。

那人剛走,劉原連忙向李騰進言道:“主公萬萬不可放走了此人,此人若是安全回去,主公將大禍臨頭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