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九章 烏巢風波(1)(2 / 2)

袁紹謀士田豐,在獄中聽聞袁紹起兵前往,頓足仰天長歎,連忙招過獄卒,要了筆墨等書寫之物,修書一封,告誡獄卒道:“可將此書信交與沮授大人。”

那獄卒見田豐身在獄中,仍然十分關心國家之事,心中倍是感動,接過田豐書信,急忙給沮授送去。

此時袁紹大軍已經渡過黃河,於官渡四十裏外按下營寨,和曹操相互對峙,沮授受到書信之後,連忙將田豐書信遞與袁紹,袁紹打開一看,信上寫道,“現在應該駐守河北,等待時機,主公萬萬不可冒然興兵討伐曹操,恐有不利。”

袁紹看罷,將田豐書信摔在地上,連踩數腳,大罵道:“田豐匹夫焉敢如此無禮。”

謀士逢紀在一旁燒火道:“主公乃興仁義之師,田豐怎能出此不詳之言。”

袁紹大怒,要斬田豐於獄中,旁邊眾人連忙勸說,袁紹這才罷免,憤恨道:“等我破了曹操,再回去和他算賬。”然後催促人馬急行,旌旗遍野,刀劍如林。大軍行至武陽,袁紹令士兵站立於荒野之間,兵不建立營寨,意欲一舉滅掉曹操。

旁邊沮授上諫道:“我們的人馬雖然多,但是勇猛不及曹軍,曹操雖然人員勇猛,但是糧草卻沒有我們多,他們沒有糧,所以想要在短時間內結束戰鬥,而我們糧多,最好緩守,等到他們糧盡的時候,然後我們再掩殺衝上,曹操必敗。”

袁紹看到自己勢力如此之大,況且也沒有糧草的後顧之憂,當然想一舉攻破曹操,哪裏聽得進去沮授的話,嗬斥道:“田豐慢我軍心,我回去之後定然將他治罪,你安敢又是如此。”隨後喚過左右侍衛,道:“將沮授囚禁在軍中,待我回去之後,和田豐一起治罪。”

隨後下令七十萬大軍,前行至官渡城外三十裏處,按下營寨,東南西北,連營七八十裏。

再說曹操自戰敗延津之後,便留夏侯惇,夏侯淵兩人鎮守官渡,以防張合,高覽前來攻打,自回許都修養。

這一日正吃過午飯,曹操正欲午睡,忽一人闖了進來,曹操一看,原來是謀士荀彧,隻見荀彧手中拿著一封書信,麵色焦急,腳步急行。曹操不知何事,遂問道:“何事?”

荀彧將書信遞給曹操,道:“官渡夏侯惇發書告急。”

曹操打開一看,原來是袁紹令張合,高覽為先鋒,自在中軍領大軍七十萬,兵壓官渡,夏侯惇自料不能抵擋,連忙致書向曹操求救。曹操聞之大驚,連手中書信掉落地上,也未曾發覺。

荀彧見狀,連忙上前彎腰撿起夏侯惇書信,輕聲喚過曹操,曹操突然大哭一聲,拉住荀彧手臂,哀求道:“文若救我。”

荀彧安撫了曹操一程,這才慢慢道:“丞相切莫驚慌,我已有退敵之策。”

曹操這才將心放下,看著荀彧道:“願聞其詳?”

荀彧道:“袁紹雖然兵多,根本就不用擔心,我們的士兵全部都是精銳之士,能夠以一當十,但是我們這些時日連年征戰,糧草不足,最好能夠速戰速決,如果拖得時間太長的話,我們的糧草不敷,那時候才是擔憂的時間。”

曹操笑道:“文若之言正合我意。”遂自許都起兵十五萬,前往官渡迎戰袁紹,留下荀彧守衛許都,看守獻帝。

再說顏良,文醜和李騰分為一營,所擁有的人馬也不過是從平丘帶過來的那三萬人馬。袁紹平日起兵攻打別人,都是拜顏良,文醜為先鋒,這次帶了大軍七十萬之多,卻讓張合,高覽為先鋒,當心心中十分不悅,與李騰,狄蟾,陳宮,劉原,高順等在營寨大帳中喝酒解悶,說些煩躁之話。

“二位將軍還是稍安勿躁,袁公既然如此安排,必然有他的道理,我等隻在帳中等候消息袁公消息便是。”李騰安慰著抱怨不已的顏良,文醜。

文醜道:“不讓我們當先鋒也就算了,還將我們營寨放在最後麵,這不是明顯的不看重我們嗎,我們為主公打了多少硬仗,到頭來竟然落得如此下場。不行我得去找主公問個究竟才是。”說著便要起身去找袁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