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道:“有何奇怪?”郭嘉道:“李騰乃當世英豪,勇武如呂布一般,如此之人,安肯連讓兩城於主公,主公難道不覺其中有甚陰謀?”曹操笑道:“李騰兵少無力再戰,因此投降,有何陰謀?”郭嘉道:“我觀李騰動靜,好似借雞生蛋,東山再起。”
曹操道:“奉孝多慮,我遣張遼前去魯國討要傳國玉璽,誰知李騰卻說,交出傳國玉璽之後,要我保他做個美差,從此度過餘生。如此之人,安有爭天下之心。”
郭嘉道:“倘若證入張遼將軍所言,丞相當將李騰騙於許都,再圍而殺之,以絕後患。”
曹操道:“我也正有此意。”
郭嘉道:“我勸明日主公可留,曹仁,曹洪,李典,樂進,荀攸於任城守衛。若是魯國有變,也好營救。”
曹操應允,郭嘉道:“主公早點歇息,郭嘉告退。”
郭嘉退去,曹操又看了一陣兵書,這才睡下。第二日,曹操留曹仁,曹洪,李典,樂進,荀攸於任城之中,帶夏侯惇,夏侯淵,許褚,徐晃,於禁,郭嘉,荀攸等進兵魯國。曹操引兵到至魯國之時,李騰去了所有兵勇,合計不到兩萬人,全部駐紮在城外。曹操欲引兵進城,郭嘉攔住道:“恐其有詐。”
曹操笑道:“李騰已無城池,安敢有詐。”
所不聽郭嘉之言,命人進入城中。進入城裏,曹操吩咐各將守城,安排完畢,於城中和郭嘉等查看,曹操謂郭嘉道:“何以有詐?”郭嘉道:“主公還是小心為妙。”
曹操不以為然。
到了晚上,狂風驟起,塵沙遮蔽人眼,不能遠視。郭嘉於府衙之中找到曹操,謂曹操道:“天空突起異象,於將來必有征兆。”
曹操笑道:“風雲變幻,乃自然之理也,有何征兆?”郭嘉不能答出,隻做憂慮之狀。曹操見其憂慮遂說道:“我與奉孝於城中各處一一查看如何?”郭嘉道:“外麵風大,安敢勞累主公前去,我去查看然後報知主公,如何?”曹操道:“如此甚好。”
郭嘉便告別曹操,於城中各處查看。再說郭嘉於城上查看,竟然見城牆之上未有一人,找到守城將軍問道:“將軍何不撤城上之兵?”守城道:“城上風大,士兵皆不能站立,因此叫苦,我便撤了防守。”
郭嘉道:“倘若攻來將軍如何防禦?”守城道:“我等尚在城裏,皆不能站立,李騰屯兵城外,如何敢趁此時攻城?”郭嘉也覺得外麵風沙奇大,若強行士兵守衛,士兵必生怨恨,因此吩咐了守城幾句,又於別處查看了一番,也無大礙,便也就回去休息去了。
再說陳宮見天空突起大風,乃天賜良機,陳宮謂李騰道:“此乃天賜良機,正好放火。”
李騰道:“軍師可於營寨中休息,容我前去放火。”
李騰便挑選兩千名精壯士兵且箭術高超之人,各提燃油之物,背插弓箭,趁夜風大,悄悄往魯國而去。到了城下,李騰兵分四路,高順往南門而去,張勳往西門而去,徐榮往北門而去,李騰自往東門。李騰命軍士潛於城下,一棉布包裹箭矢,在引火點燃,盡數射入城中。箭矢落在房頂,硫磺等物皆遇火便燃燒起來。此時風又大,頓時城內房屋一連片的燃燒起來。再說曹操於府衙休息,隻聽的外麵有人喊道‘起火’,曹操抬頭一看,隻見外麵一片火光,出門查看,整個城中燒的如同火焰山一般,再加上風造火勢,不多時便燒到府衙附近。曹操眾將皆被驚醒,差人往各處救火,卻因火勢太大,反而燒死數百人。眾人於府衙們外尋得曹操,許褚道:“城內火勢,不能控製,主公快快隨我出城。”
曹操見城內火勢太大,隻得隨許褚等出城。正不巧,許褚奔往東門而來,於城門口正遇李騰,李騰大叫道:“曹操那裏走?”便策馬衝上上去,許褚大驚,連忙命軍士保護曹操,舞刀上去迎戰李騰。
兩人正殺隻見,從城中又衝出兩人,正是夏侯惇,夏侯淵兩人見李騰於許褚廝殺慌忙加入,隻有許褚,夏侯惇,夏侯淵三人,怎能敵住李騰,被李騰殺敗之後,李騰又揮兵殺上,曹操衝出城外之兵大敗,不得已又退回城中。李騰引兵殺入城中。曹操之人死傷無數。李騰正殺之間,忽有小校來報,曹操救兵來到。李騰引兵又複殺出,正遇曹仁,曹洪,李騰引兵衝殺,曹仁,曹洪不能抵擋,盡皆敗走,李騰趁勢衝殺,曹仁,曹洪之兵,盡皆大敗,李騰,高順,張勳,徐榮等指揮人馬殺至天明,方才退去。曹操之兵,被殺死,燒死無數。
欲知後事如何,且聽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