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五章 修書(1 / 2)

李騰收拾完畢曹操營寨糧草之物,忽聽的有人建議乘勝追擊曹操,李騰視之乃是高順,李騰笑道:“將軍此言甚是。與其協助他人,不如自己奪取。”

便於曹營之中留下一部將,連帶數十人馬,又遣人前去任城報信,命陳宮派人來搬運糧草。自與張勳,高順,徐榮,前去追趕曹操。一路奔行,直至藤縣城下,李騰令高順於城下搦戰,曹操眾將剛剛新敗,無心而戰,皆不出城。李騰便命高順帶兵攻城,攻至城下,隻見城上矢石如雨,眾將士不能向前,高順心有不甘,仍冒險攻城,不料一個閃失,竟被城上亂箭射中左肩。李騰一見高順受傷,恐其有失,連忙鳴金收兵。曹操立於城上,見李騰退去,心才稍微放下,也不令大將追趕。

再說李騰自藤縣退去二十裏下寨,又令隨軍醫師替高順治療箭傷,親自敷上膏藥。方才作罷。高順感李騰其恩,哭道:“高順有負主公重托,不能攻取藤縣,又勞煩主公親自給高順上藥,高順有愧之。”

李騰道:“你等皆冒死衝鋒陷陣,以致身體受傷,我焉有不照看之理。”

高順道:“高順這傷已經不礙事,自行修養就是,主公還是前去處理軍務,免得曹操趁機偷襲。”

李騰又好言安慰高順幾句,方才出去。出去之後,一麵吩咐各處將士好生守衛,一麵思索如何破除藤縣捉住曹操。思索了半天,仍不得想出甚麼好辦法,因此十分煩躁,一口喝完碗中之酒,仍然不消煩躁,又將碗摔碎在地。忽聽到有人聲道:“主公何事苦惱?”李騰抬頭視之,乃是徐榮,遂說道:“苦思不得破除藤縣之法,因此煩躁。”

徐榮命人將李騰摔碎之碗,收拾幹淨,一麵對李騰道:“主公何必煩惱,如今藤縣之中,雖有士兵數萬之多,乃是曹操之兵大多士氣低下,倘若我軍四麵強攻,藤縣必破,何須計策。”

李騰聽後,如靈犀一點,頓時明白,讚徐榮道:“將軍所言極是,強攻必破,何須計策。”

又命人去找張勳。

再說高順於帳中休息,忽聽得有人詢問帳外守衛:“可見得張勳將軍來了此處。”

那守衛道:“早上來過,卻又走了,不知有何事尋找張勳將軍,我若見到,也好傳話。”

那人道:“主公明日準備四麵強攻藤縣,因此找張勳將軍商議。”

那守衛道:“主公可有請我家將軍?”那人道:“主公怕是高順將軍有傷在身,因此沒有邀請。”

高順聽到後,憤然起來,也不穿衣裳,隻穿了一身內衣,直往李騰大營而去。李騰見高順進來,好言問道:“將軍有傷在身,不便行動,還是回去歇息去吧。”

高順道:“如此小傷有何懼哉?”李騰道:“將軍勇猛,我等皆知,受傷當需要細心調養,若是不聽良言相勸,日後落下病害,悔之晚矣。”

高順笑道:“就算我連中數箭,即便是許褚來了,我也要與其鬥個三百回合。明日攻城之事,我也定要參加。”

李騰應允。高順拜謝坐下,忽營帳外進來一人,正是張勳。;李騰問道:“將軍哪裏去了,士兵與營寨中尋不到將軍?”張勳道:“我恐曹操探馬於營外查看,因此帶了一百將士,外出巡邏去了。來的遲了,還請主公恕罪。”

李騰笑道:“將軍巡邏乃需行之事,何罪之有?快快坐下,也好生商議明日破城之事。”

張勳坐下後,李騰說道:“我剛和徐榮將軍商議,明日四麵圍城而戰,不知其他兩位將軍,有何高見。”

高順道:“若是強攻,損耗兵力必是極多。就算占了藤縣,若是曹操由眾將士護著逃跑,我軍三麵被曹操之城圍住,若同時而來,我軍兵力已損,補充不及,必然大敗而走。倘若魯國,任城再被曹操攻擊,我等皆無安身之地也。此法於我軍不利,我不讚成。”

張勳道:“曹軍士氣低下,倘若強攻,若捉住曹操,重得青州,皆為易事。倘若走了曹操,我軍必備報複,正如高順將軍所言,我等皆無安身之地也。還望主公三思而行。”

李騰正要說話,忽有小校來報,從懷中拿出一封書信,道:“我奉軍師之命,送書信於主公。”

李騰接過,打開一看,上麵寫道:陳宮敬上,曹操乃多謀奸詐之輩,況有郭嘉,荀彧等智謀之士,主公萬萬不可輕視其眾,輕則必敗。我聽聞主公追曹操於藤縣,切記不可乘勝攻打,若是攻打,其他城池之兵,必定瘋狂救援,我軍兵少,不能硬拚,必然失敗,不如早早撤回任城,起兵去投袁紹,加上玉璽,我等必被袁紹重用,再韜光養晦,東山再起。乃為上策,陳宮之言盡數於此,往主公切記,切記。李騰看後,又將陳宮書信傳看於高順,張勳,徐榮三人,三人看到,高順笑道:“主公,軍師之言竟然和我不謀而合,退兵實為上策,望主公三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