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明白,合作可以成為競爭的主旋律,和諧已成為時代的最強音。在真誠的微笑中,互相幫助,互相提高,讓別人的長處彌補我們的短處,讓我們的長處“承托”別人的短處,讓彼此都獲益處,讓彼此攜手同行。
微笑競爭,攜手同行!我們在欣慰法國申奧失敗,卻打出“慶祝北京申奧成功”的橫幅時,也不無痛心於日本竟因為中國女排勝利,而在轉播時拒絕將鏡頭對準女排姑娘微笑的麵龐。競爭體現著時代的特點,雙贏更是代表著一個民族的高度!
“風呼呼地吹著/月朗朗地照著/我和你奔跑在同一賽場上/我對你笑著……”
微笑競爭,攜手同行,雙贏的智慧。
話題三:關於價值
價值,如今是個時髦的詞。人人都在追求自己的人生價值,但每個人追求的人生價值又不盡相同:在科學崎嶇之路上的攀登者追求的最高價值是真理;在商海浮沉的弄潮兒追求的最高價值是利潤;對一個漂泊異鄉的遊子來說,最高的價值可能是一封抵萬金的家書。
請以“價值”為話題,寫一篇文章。要求:1.題目自擬。2.800字左右。3.不要寫成詩歌。
閱讀:
價值在常人眼中一直是比較深奧嚴肅的話題。
以“價值”為思維的發散點,可以進行多側麵、多角度、多層次、全方位的探索,但必須從宏觀著眼,微觀入手。可以從價值於我們有用,到價值的最大意義乃是對他人有用、對整個社會有用入手;可以從經濟和科學高速發展、市場競爭劇烈、倡導人文關懷的今天,賦予價值新的內涵入手;也可以從小處,諸如“失敗的價值”、“微笑的價值”、“寬容的價值”、“我的價值”、“價值的分量”、“價值的價值”入手,以小見大,寫出真情實感。
如果隻是從“追求人生價值”、“實現人生價值”……來討論,就會落入枯燥俗套的窠臼。
閱讀:
閱讀:
“價值”這個詞的含義原本單純而簡單,僅僅由必要勞動時間所決定。然而,隨著人類對世界認識能力的提高,價值又被賦予了更深更廣的內涵。
在喧囂浮華、物欲橫流的今天,當人們帶著世俗的眼光去看待價值,它的深意又有多少人能真正領會?為了守住對價值的一片忠誠,我們必須重新審視價值,審視它深蘊的內涵。
一根火柴在點燃香煙時,隻能算是一根火柴,但它在賣火柴的小女孩手裏卻是美麗的聖誕樹、香噴噴的烤鵝和天堂裏慈祥的奶奶;一片葉子靜臥在初秋的路邊,恐怕連最貧窮的乞丐也不屑一顧,然而當它被東山魁夷看到,就成了能夠揭示生死輪回的人生真諦的精靈,無價的珍貴。當你帶著一顆對情感的尊重自信的心來審視價值,你會發現價值不再唯一,也不再僅由必要勞動時間所決定,它的身上閃耀著美麗的人的情感。究竟是什麼左右了價值?我不能說出全部,但我敢肯定的是,任何東西的價值對每個人都是不一樣的,因為價值承載著人的情感,遊蕩於心靈深處。
一個醫生,當他站在手術台前,用精準的技術挽救一個又一個生靈時,他實現著救死扶傷、為世界減少病痛的價值;當他回到家中,幫妻子排解煩惱,用幽默開啟她的快樂時,他實現著一個丈夫的價值;當他攙扶著年邁的母親在夕陽中一同散步時,他實現著一個孝子的價值;當他用正直、規範的行為以身作則,給孩子樹立做人的典範時,他實現著撫養、教育和引導的一個父親的價值。當你站在理性的高度,以全麵、發展、聯係的觀點審視價值時,你會發現,人的價值可以從很多方麵延伸。因此,如果你真的熱愛生活,就不應該忽略察覺自己在各個方麵的價值,你會發現自己對這個世界是多麼重要,你會更加認真地度過每一天。
霍金如果不用僅存的三根手指奮鬥,他又怎能用他富有智慧的大腦實現一個運動神經細胞病人對科學的價值?馬克思如果不用他畢生的精力矢誌不渝地追求,大英博物館地板上那兩個深陷的腳印又怎能引導通向人類解放的道路?劉翔如果不用矯健的雙腿奮力地奔跑,又怎能實現他為亞洲贏得第一枚短跑金牌的價值?當你用實幹家的眼光再度審視價值,你會發現,你看到的一切價值都是空靈的、虛幻的,隻有腳踏實地的奮鬥才可以讓那麼多美好的價值成為實實在在的擁有。無數人的價值之所以能夠成為價值,不都是來自於他們孜孜不倦的奮鬥嗎?
審視價值,欣賞人性和情感的閃光。
審視價值,體味理性與多元的融合。
審視價值,領會奮鬥是擁有的前提。
閱讀:
有人說:“價值是一種標價。”又有人反對說:“‘價值’隻是一個概念而已。”我說,價值的內涵並非如此單薄,價值有它獨特的分量。
如果淺顯地將價值的分量理解為一包一斤的糖,一包一公斤的大米,那便過於狹隘。價值的實質不隻在於物質,更在於文化。漫漫五千年,從屈原到魯迅,從《楚辭》到《呐喊》,中國文化博采眾長,燦若星河。正因為有了飄逸不羈的李白吟詠“千金散盡還複來”,犀利深刻的魯迅喊出“於無聲處聽驚雷”,所以中國文化一向被人們以“凝重”相讚。這一“重”便凸現出文化價值的重量,這一“重”,重若千鈞。
與文化相通的,便是人們精神世界中必不可缺的情感。關於情感,哲人說,情感有一種價值,而這一價值,有難以想象的分量。對於一個漂泊異鄉的遊子,他渴盼一封慈母的家書;對於一個身陷困擾的迷途者,他需要一雙溫暖有力的手;對於一個奔波在外的路人,他希望盡早趕赴家中享受天倫之樂;對於每一個處於生活中的人,都有對情感的需求。而情感往往在此時為你開啟希望之門,情感也於這悄無聲息中讓你體味到這一價值的堅實分量。
作為一個生活在世間的人,他領略了文化,感知了情感,他就還需用自己的方式去創造另一種價值,托舉起另一種價值的分量———那便是人生價值的分量。麵對命運的不公,海倫沒有說“我放棄”,霍金沒有說“我服輸”。他們用堅忍和信念,向命運奮起挑戰。他們明白,人生活在世上,都有責任去承載自己生命價值的分量。他們忍受、堅持、拚搏,他們成功。當此後每個世人知曉他們的事跡,都會在心中默想:這樣的人生才有價值,這樣的價值才有如揮毫般用生命書寫下的分量。
世間萬物所具有的價值,皆有分量。這分量或輕如鴻毛,或重若泰山,一如人生。你可以虛度一生的光陰,也可以選擇精彩的生命。隻要你看重生命的價值,那它必然會用不凡的分量來鐫刻你未盡的人生。
閱讀:
鐵打的校刊,流水的兵。一屆的編輯做一年的報紙。一年的時光轉眼過去,所有的歡樂、淚水、成長、收獲的意義都刻進那一行行鉛字中。我們行將離開,但應留下我們對這張報紙價值的思索、追尋與價值的實現。我仿佛聽見了內心深處發出的聲音:“把你們一年來辦報的經驗和心得寫下來吧,這可是很有價值的!”我鋪開紙,寫了起來:
新主編們:
首先祝賀你們成為這張報紙的主人。這是一張優秀的報紙,它會給你帶來很多東西。它的價值遠不止一張有字的紙,前提是你必須全情參與,全心投入。不要怕辛苦寫稿、征稿,不要計較在報社校樣到很晚,不要為辦報占去了娛樂時間而不悅,不要因付出的比別人多而不甘。如果你將目光聚焦於得失,你將失去敏銳、長遠的眼光,失去豁達、寬廣的胸襟。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中,努力付出,在此過程中,報紙更美好的內涵、更豐富的價值也將一點點顯現出來。記住,任何值得你做的事,你都應該盡力做好。
激發夥伴們的熱情,燃起夥伴們的創造力,讓他們積極主動地為報紙出謀劃策,而非隻掃自家門前雪,這是主編特殊且重要的職責所在。我的經驗是:幫助更多人實現自己的價值。因為實現自身價值所帶來的快樂和滿足是動力不竭的源泉。
不僅僅努力實現自己的構想,更要幫助夥伴們將他們的構思、想法變成現實;不僅僅貫徹自己的意誌,更要給夥伴充足的空間盡情發揮,自由發展;不僅僅樹立自身的威信,更要幫助夥伴們樹立他們的自信心。這樣團隊的團結相信是一定的,而工作也將成為一種享受,團隊裏彌漫著溫馨與和諧的氣氛。記住,幫助別人實現價值,是實現自己價值的捷徑。
就說這些,其餘的自己領悟吧。
願你們快樂並成功。這張報紙更多更新的價值等著你們來發掘、來實現。
05屆語文報主編
2005.11.06
合上紙,不覺夕陽已洋洋灑灑地鋪滿了大半個會議室,一疊厚厚的報紙在陽光下泛起柔和而燦爛的金光,牆上掛著我們的合影,今日的離開也要一並寫進回憶裏去了。我摩挲著手中的紙久久不願放下,心裏有太多話要說,這張報紙的價值又豈止這些,它見證了一個人的成長、一個團隊的成熟,記錄了我們對工作的熱愛、對他人的真誠,承載了美好的友誼。欲說還休,有限的事物裏蘊藏著無限的價值,探索、追尋、實現的過程本身亦是充滿了價值的。
話題四:敬畏生命
1914年,蘇格蘭生物學家湯普遜率先提出了“生命之網”的概念。
密歇根大學的伊文斯說,總有一天,我們的子孫會明白,和人一樣,動物也有不可剝奪的權利。
法國學者史懷澤更提出了“敬畏生命”這一全新的倫理價值觀:當一個人把植物和動物的生命看得與他的生命同樣重要的時候,他才是一個真正有道德的人。
海德格爾認為,人和動植物一樣,都是從屬於大地和自然的,人不是自然和大地的主宰,而是它們的維護者,人應當學會詩意地棲居在大地上。
然而,在生存的壓力之下,在貪婪的物欲甚囂塵上的時候,偉人的呼聲顯得是那樣的微弱。現在每天都有一百多個物種從地球上消失,另有145種哺乳動物、437種鳥類、69種兩棲類、400多種無脊椎動物和250種植物正處在滅絕的邊緣。
請以“敬畏生命”為話題寫一篇文章,文體不限,題目自擬,不少於800字。
閱讀:
1.法國人阿爾貝特·史懷澤創立了“敬畏生命”的倫理學。他認為,敬畏生命,生命的休戚與共,是世界上的大事。“善是保存和促進生命,惡是阻礙和毀滅生命。”如果我們擺脫自己的偏見,拋棄我們對其他生命的疏遠感,與我們周圍的生命休戚與共,那麼我們就是道德的。隻有這樣,我們才是真正的人。
2.殘酷的現實讓我們清醒,環境問題的實質,不是技術和經濟問題,而是文化和價值取向問題,在於我們是否有一種對生命尊重的感情,是否有那種“民吾同胞,物吾與也”的感情。
閱讀:
閱讀:
站在生命的某一個高度,尋覓著應該屬於生命的極致,我仰望……
我竭力仰望著,原本沒有邊緣的生命卻在不經意間顯現出若幹種近乎答案的最高點……
懸崖之鬆
鬆將其僅有的根深深地、堅實地紮入崖的邊緣,樹幹已經枯萎到看不到半點清新,枝條上再也找不出一粒果實,但鬆卻依然如嗬護孩子般嗬護著它僅存的一切。
它很快活,俯瞰著崖下流淌的溪水,傾聽著溪水叮咚的歌唱,沉浸於別人的幸福之中。
它很艱難,在時間與空間的來往中掙紮、奔跑,迎著晨光,帶著星光,想把一切一齊引向明天,艱辛地延續著屬於它的生命。
迎霜之菊
秋天將盡,生命不止,孤傲的秋菊依然昂首挺胸,去迎接寒冷的冰霜,無畏無懼,無怨無悔。
它在落紅之際,帶給人們關於秋的最後一段思念,雖然一切終將成為往事,但正是這過眼煙雲,使它更顯得燦爛幾分,它很滿足。
它無聲無息,有霜的季節到了,白色的冰粒嚴實地裹著不再飽滿的身軀,但那是冰粒,沒有一顆淚珠,它很剛強。
竭澤之魚
太陽火辣辣地照在一灘即將幹涸的淤泥上,蒸汽不再繚繞,有些許的那麼幾縷,早已幹癟的魚鱗在“嘎吱嘎吱”地作響,同時夾著喘息聲……
它還活著,逃脫了盤中餐的厄運,它寧願憑自己的力量去爭得最後一分一秒,一點一滴,但它並未乞求哀憐,而是從骨子裏流露出一種無與倫比的堅毅與悲壯,它依然活著……
那是一根“風中之草”在紛亂中把持著自己的根……
那是一片“浪中之葉”在歡快中蕩漾著扁舟……
我仰望著,淚水充盈著眼眶,但卻注滿了全身。
生命並不隻是單純地延續,在延續中往往散發出一種超自然的力,那種力將衝出天宇,響徹九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