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人民文學詩歌獎頒給自殺者和精神病人:
呼喚理想與浪漫
【素材一】
第三屆人民文學詩歌獎頒給了兩位特殊的人物:
一個是1989年在山海關臥軌自殺的海子,一個是近十多年來一直生活在精神病院的食指。
他們的獲獎作品分別是《海子的詩》和《食指的詩》。
【素材二】
人民文學出版社出版的《食指的詩》是迄今為止收錄作者作品最多、反映作者創作狀況最全麵的一本詩集,所收作品既包括了食指的最新創作,也包括了他從未發表過的作品,其中不少作品在題材和風格上都和人們熟知的、由他那些著名的詩篇所代表的詩風有所不同。20世紀60年代中後期,食指詩歌的出現代表了真正意義上的現代詩歌在當代中國的第一次複興,他的詩直接影響和推動了稍後出現的北島、舒婷、多多、顧城、江河、芒克等為代表的被稱為“朦朧詩”的現代詩歌創作潮流。食指的《相信未來》、《魚兒三部曲》等名篇是那個時代最卓越的詩歌。而他在20世紀70年代至90年代的創作也仍然保持了相當的水準。其創作成就、詩歌地位和綜合影響力在當代中國詩壇十分醒目。《食指的詩》剛一出版就獲得了各方麵的關注和好評。
《海子的詩》是海子抒情短詩最全麵的結集,基本反映了海子短詩創作的全貌。
海子的抒情短詩是繼“朦朧詩”之後20世紀80年代中後期非常獨特而又藝術水平出眾的詩歌,兼具抒情性、可誦性和先鋒性的風格,在當時極為罕見。在海子去世之後的20世紀90年代初,他的詩歌獲得了廣泛好評,甚至一度引發了全國範圍的海子詩歌熱潮,其中包括大量的仿作和為數不多的海子抒情詩朗誦會。《海子的詩》出版後一直熱銷,自1995年至今,累計已銷售了5.5萬冊。
【素材三】
人民文學獎是由代表國家最高水平的文學期刊《人民文學》設置,獲獎作品由作家、評論家與讀者代表組成的評委會進行獨立審讀與討論而評選出來。獎項有:優秀詩歌獎、優秀中篇小說獎、優秀短篇小說獎、優秀散文獎等。
人民文學詩歌獎已經空缺多年了。此次獲獎的食指(原名郭路生)是開創一代詩風的先驅者,但因種種原因,長期被埋沒。他是朦朧詩人中最善始善終的一個,也是唯一的一個。海子的創作成就在當時也沒有得到與之相稱的重視。
【素材四】
1989年3月26日,海子在山海關臥軌自殺,從此,3月26日成為一個特殊的日子,不僅僅是因為早逝的詩人海子,更是為了詩歌本身的魅力。自1999年開始,這一天成為北大未名詩歌節開幕的日子。除了開詩會紀念海子,北大戲劇社和北大五四文學社還聯手推出了根據海子長詩《太陽·七部書》之《太陽·弑》改編的詩劇《太陽》。
海子在他的遺言中說:“我的自殺與人無關。”
閱讀:
1.詩歌(文學)創作應有自己的特色。食指的詩歌代表著現代詩歌在當代中國的第一次複興。許多評論家認為,食指是開創一代詩風的先驅者,其詩歌成就比北島、顧城諸人有過之而無不及。
2.詩人(文學家)應該有自己的精神追求。在當前物欲橫流的時代,現代人缺乏人文精神,不肯吃苦讀書,不願“坐冷板凳”……對食指詩歌的獎勵,獎勵的不隻是他的詩,還有一種精神。
3.從頒獎者角度:捍衛神聖,拒絕平庸。曆史地、公正地評價文學和文學工作者。
從得獎者角度:是金子總會發光!曆史是公正的!詩人(文學工作者)要有自己的操守和追求,要有理想和浪漫情懷!
4.也可以對海子之死進行質疑,進行反向思維:
性格因素:單純、偏激、急躁、自尊、自卑、憂鬱。海子是一個極端敏感、急躁、脆弱的人,他無法承受現代文明弊端叢生的現狀,以及他所體悟的西方神學和東方神秘主義給他造成的精神重壓。理想追求得過於急切與理想目標的遙不可及之間產生了巨大的裂痕,使這位過於天真爛漫的詩人近於神經錯亂,在心理失控的狀態下投入了死神的懷抱。
“以死殉詩”未必是熱愛生命的海子的初衷。生當然需要理由,死同樣需要理由,唯有死的理由大於生的理由才算死得其時、死得其所。海子作為公認的當代天才抒情詩人,他的早逝確實令人惋惜,但他的自殺並不見得“偉大”,他留下的抒情詩精品與曆代偉大詩人的作品相比,仍有相當的距離。他的自殺,無論從任何角度來看都是錯誤的。
閱讀:
海子,原名查海生,1964年5月生於安徽省懷寧縣高河查灣,在農村長大。15歲時考入北京大學法律係,大學期間開始詩歌創作。1983年自北大畢業後分配至中國政法大學哲學教研室工作。1989年3月26日在山海關臥軌自殺。在詩人短暫的生命裏,他保持了一顆聖潔的心。他曾長期不被世人理解,但他是中國20世紀80年代新文學史上一位全力衝擊文學與生命極限的詩人。他憑著輝煌的才華、奇跡般的創造力、敏銳的直覺和廣博的知識,在極端貧困、單調的生活環境裏創作了將近200萬字的詩歌、小說、戲劇、論文。其主要作品有:長詩《但是水,水》、長詩《土地》、詩劇《太陽》(未完成)、第一合唱劇《彌賽亞》、第二合唱劇殘稿、長詩《大紮撒》(未完成)、話劇《弑》及約200首抒情短詩。曾與西川合印過詩集《麥地之甕》。他曾於1986年獲北京大學第一屆藝術節五四文學大獎賽特別獎,於1988年獲第三屆《十月》文學獎榮譽獎。他的部分作品已被收入近20種詩歌選集,但其大部分作品尚待整理出版。他認為,詩就是那把自由和沉默還給人類的東西。
附:海子作品
海子
春天,十個海子全都複活
在光明的景色中
嘲笑這一野蠻而悲傷的海子
你這麼長久地沉睡到底是為了什麼?
春天,十個海子低低地怒吼
圍著你和我跳舞、唱歌
扯亂你的黑頭發,騎上你飛奔而去,塵土飛揚
你被劈開的疼痛在大地彌漫
在春天,野蠻而複仇的海子
就剩這一個,最後一個
這是黑夜的兒子,沉浸於冬天,傾心死亡
不能自拔,熱愛著空虛而寒冷的鄉村
那裏的穀物高高堆起,遮住了窗子
它們一半用於一家六口人的嘴,吃和胃
一半用於農業,它們自己的繁殖
大風從東吹到西,從北刮到南,無視黑夜和黎明
你所說的曙光究竟是什麼意思
1989.3.14.淩晨3點—4點
海子
九月的雲
展開殮布
九月的雲
晴朗的雲
被迫在盤子上,我
刻下詩句和雲
我愛這美麗的雲
水上有光
河水向前
我一向言語滔滔
我愛著美麗的雲
1986
閱讀:
海子
從明天起,做一個幸福的人
喂馬,劈柴,周遊世界
從明天起,關心糧食和蔬菜
我有一所房子,麵朝大海,春暖花開
從明天起,和每一個親人通信
告訴他們我的幸福
那幸福的閃電告訴我的
我將告訴每一個人
給每一條河每一座山取一個溫暖的名字
陌生人,我也為你祝福
願你有一個燦爛的前程
願你有情人終成眷屬
願你在塵世獲得幸福
我隻願麵朝大海,春暖花開
1989年1月13日
閱讀:
食指,原名郭路生,1948年11月21日生於山東朝城一個革命家庭。母親在行軍途中分娩生下了他,故給他起名路生。
食指自幼深受馬雅可夫斯基、普希金、萊蒙托夫等人詩歌的影響。1967年,19歲的他拜訪了當時的“走資派”、“黑幫分子”何其芳。自此,他經常向何其芳請教。在此期間,郭路生還寫下了被一代人廣為傳誦的詩歌《海洋三部曲》、《魚兒三部曲》等。食指喜歡和年輕人聚會,一起聊天、唱歌、聽音樂、講故事,而每次聚會中必不可少的節目是朗誦詩歌。
此後,食指被扣上“裴多菲俱樂部”的罪名,多次被抓受審,在學校裏被劃為“右派學生”。他在痛苦中寫下了《相信未來》。
附:食指作品
食指
當蜘蛛網無情地查封了我的爐台
當灰燼的餘煙歎息著貧困的悲哀
我依然固執地鋪開失望的灰燼
用美麗的雪花寫下:相信未來
當我的紫葡萄化為深秋的露水
當我的鮮花依偎在別人的情懷
我依然固執地用凝霜的枯藤
在淒涼的大地上寫下:相信未來
我要用手指那湧向天邊的排浪
我要用手掌那托住太陽的大海
搖曳著曙光那支溫暖漂亮的筆杆
用孩子的筆體寫下:相信未來
我之所以堅定地相信未來
是我相信未來人們的眼睛
她有撥開曆史風塵的睫毛
她有看透歲月篇章的瞳孔
不管人們對於我們腐爛的皮肉
那些迷途的惆悵、失敗的痛苦
是寄予感動的熱淚、深切的同情
還是給以輕蔑的微笑、辛辣的嘲諷
我堅信人們對於我們的脊骨
那無數次的探索、迷途、失敗和成功
一定會給予熱情、客觀、公正的評定
是的,我焦急地等待著他們的評定
朋友,堅定地相信未來吧
相信不屈不撓的努力
相信戰勝死亡的年輕
相信未來、相信生命
1968年北京
寫作:
以“人民文學詩歌獎該不該給死人和‘精神病人’”為話題,自擬題目,自選角度,寫一篇文章,不少於800字。
閱讀:
將詩歌獎頒給食指和海子,這是需要眼光也是需要勇氣的,尤其是在這樣一個大獎小獎日趨泛濫的時代。
正如越來越多的評獎活動一樣,文學評獎也在浮躁的喧囂中漸失人心了。評來評去,除了平添一些與名利相關的內幕消息之外,對文學實踐很難說有什麼推動作用。王朔在小說《頑主》中,把一個碩大的菜壇子頒給一個喜好舞文弄墨、附庸風雅的企業家的場麵,就是對當前眾多文學評獎活動的典型的嘲諷。而那些被評出來的二流、三流作家,懷抱著獎品,轉眼之間就融入到追名逐利的人潮中去了。
但是,正是這樣一次詩歌評獎活動,讓人們重新記起了文學桂冠的那份神聖和榮耀。而食指和海子的名字,又在文學桂冠的光榮的照耀下,重新回到了我們落滿灰塵的日常生活中。其實,食指和海子就一直深藏在我們生命的深處,與我們已經消逝的青春和頑強地爭取美好生活的願望一直連在一起,而一次高尚的評獎活動所做的隻是一次呼喚、一次解放。
想想食指的《這是四點零八分的北京》:
我再次向北京揮動手臂,
想一把抓住她的衣領,
然後對她大聲地叫喊:
永遠記著我,媽媽啊,北京!
終於抓住了什麼東西,
管他是誰的手,不能鬆,
因為這是我的北京,
這是我的最後的北京。
當年有多少熱血男兒,就是朗誦著這首詩,向生於斯長於斯的故鄉亮出心底的柔腸,然後踏上茫茫的未知的荒原。
在茫茫的俗世的塵霧中,讓我們想念他們吧,像想念詩歌一樣地想念他們,也像想念他們一樣地想念詩歌。詩人瘋了,或者詩人死了,說明的是詩人的認真、純粹和忠誠,也說明的是我們需要改善的處境。我們會通過想念而重溫那些古老而高尚的一切。我們姑且將這樣一次評獎活動,看成是我們為想念而作出的一次小小的行動,畢竟,我們還沒有墮落到將詩歌和為詩歌而犧牲的詩人們徹底地遺忘甚至出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