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郡王暴斃之後,其子繼任北郡王,遷怒唐子玉,認為父親之死是由於藥石所至,親領一千兵馬將恭州唐家寨夷為平地,唐家九十三口盡數被殺,附近居民也沒能免難,隻有唐子玉十五歲的長女唐韻和十三歲的幼子唐缺因外出遊玩得以幸免。
經此一劫,唐家兄妹立誌報仇,遍收唐家遺骨,遷入大巴山,開始圖報滅族之仇。
唐韻去蘇北唐家告知此事,蘇北唐家寨表示願意收留,卻不願插手報仇之事。唐韻默然離開蘇北,從此之後恭州唐家堡和蘇北唐家寨再也沒有過聯絡。
姐弟二人自知僅憑自身力量正麵前往難以報仇,便另辟捷徑,開始潛研父親所遺留的《一念決》,以求速成,兄妹二人專工製毒、用毒、機括之學,取大巴山中毒物煉製毒劑,秘製精巧機括,營建機關城,以做防護之用。
五年後,兄妹二人終於將繼任的北郡王殺死,最終卻沒能將北郡王一門滅門,始終留有餘恨。
後由於修建機關城所需銀兩,和自身性格的原因,唐家兄妹開始接手一些暗殺的工作,以掙取銀兩,但是兩人所殺無一不是大奸大惡之徒,因此在武林中並未留有惡名。
自此兩人自立門戶,唐韻稱良人。老年後改稱“唐大奶奶”。唐缺稱“唐大先生”。因為行走江湖居多的是唐缺,所以唐大先生的名號要比唐大奶奶的要響亮很多,很多人隻知唐大奶奶之名,卻不知其他,以至於很多人都以為唐大奶奶是唐大先生的母親。
直到數十年後,隋朝末年,為了報當年之仇,唐大先生應徐茂公相邀,歸入秦叔寶帳下,將唐門子弟散入軍士之中,履立奇功,隋軍很多將領都是被唐家的暗器所殺。
在洛陽柏穀莊曇宗、明嵩、善護等十三武僧救唐王之後,唐大先生和明嵩和尚甚為投緣,曾在柏穀莊盤亙數日,得其指點,明白了《一念決》中的佛理,從此便放下了當年的仇恨,開始導人向善,極少再做殺戮。
及至唐朝建立後,唐大先生帶領唐門徒眾,複歸大巴山,初時尚和朝廷有聯絡,每年奉官詔前往長安。
貞觀十七年之後,唐大先生因對淩煙閣二十四功臣將秦叔寶排名最後一事頗有微詞,之後便不再應官詔前往長安。
李唐皇室深知蜀中唐門用毒和機括的厲害之處,多次封賞,曾有大臣建議誅殺唐家,以免後患,太宗認為唐門子弟屢有戰功,且無謀反之意,便沒有采納誅殺之策,隻是賞賜了不少金銀,以作安撫。
官家正史記載,貞觀初年,“歲斷死刑二十九人”、“九州道路無豺虎”、“取給於道路焉”之事,雖然不一定是真實,但是也一定程度反應了當事社會的穩定情況,在唐大先生自知這種情況下殺惡取資的暗殺營生太多終會招致滅門之災,便約束門人不得隨意出山,更是將唐家的財政來源從殺惡取資轉移到了經商生財上。鼎盛之時,唐家曾將生意遍做十三省四十二行,隻是不為外人所知罷了。
到現今唐家不僅擁有巨額財產,而且唐家堡營建內外兩城,內城機關城固若金湯,還有彙聚道、佛、醫、毒菁要為一體的“一念決”,怎能不招人覬覦。
兩人正聽的入迷,突然聽得耳邊傳來一個少女的聲音。
“你知道的這麼多,怕也是有所企圖吧?”
孫鷲冷聲說道:“你都聽了半天了,怎麼現在才開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