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笳鼓 (三 下)(2 / 3)

小拙畏畏縮縮在後邊跟著,目光不停地偷偷打量王洵的背影。不得不承認,眼前這個男子看起來很有氣概,肩寬背闊,胳膊和大腿都修長有力。特別是那一張古銅色的麵孔,從後側看上去,如同雕刻出來的一般,棱角分明。給人一種非常強烈的衝擊感和安全感。

終日對著這樣一個男子,想必妹妹最近過得一定很有滋味。不知不覺間,小拙又開始神不守舍。“我這是怎麼了!他根本不會再理睬我啊!”她偷偷地掐了自己一把,試圖將自己掐醒。心中有股略帶幽怨的念頭卻愈發強烈,強烈到令人難以自拔。

背後綴著著一個人,王洵感覺很不習慣。念在麥爾祖德的麵子上,他不便立刻將對方趕走。找了個地方坐了下來,然後有一句沒一句地問道:“有些日子沒見到你了,在這裏住得還習慣麼?”

隻是一句隨便的客套,卻令小拙眼圈瞬間一紅。低下頭去,喃喃地回應,“好。還好。沒什麼不習慣的。謝謝都督大人!”

“一家人,沒什麼謝不謝的!”王洵笑著搖了搖頭,從內心深處,他不希望傷害這個女子。畢竟對方當日行刺沒有真正傷到了他。更何況老麥爾祖德終日為都督府的事情忙裏忙外,已經成了他治理地方的得力臂膀。“你如果想回家,或者想出去轉轉。盡管跟小麥一起出去。最近城裏的治安還不錯,市麵上也有很多新鮮東西。”

“嗯!已經出去過了。外麵的變化很大。”回答依舊是簡單明了。小拙低著頭,十指在身前互相攪動。

“是麼?”王洵最在意的就是別人對自己治政的評價,幾乎本能地繼續追問道,“什麼變化,你能不能說說!”

追問的語調是如此的急切,令小拙忍不住驚詫地抬頭。一望之下,才忽然發現,曾經被自己當成凶神惡煞的鐵錘王,眉宇間居然也帶著一股子無法掩飾的稚嫩。

“他原來這麼年青!”刹那間,一個原本不是秘密的秘密被小拙揭開,驚異之餘,心裏的畏懼感覺頓時減輕了不少,“原來他也很在意別人的看法。而不是….”

“什麼變化。你盡管實話實說,我不在乎!”王洵等得有些著急,忍不住低聲催促。在身邊人嘴裏,他當然聽到過無數讚頌。可類似的話若是能從一個曾經憎恨自己的人口中說出來,感覺肯定大不一樣。

“街道變得幹淨了許多。也整齊了許多!”小拙在心裏偷笑,同時非常謹慎地組織著自己的語言,“店鋪裏的東西多了,逛街的人也多了。還有,大夥衣服的顏色也鮮亮了許多!”

“就這些?!”王洵約略感到有些失望,這算什麼功績。任何沒有戰爭的地方,恐怕都是如此。

“民女看到的,就是這些。”小拙點點頭,大著膽子確認,“在大人眼裏,這些也許微不足道。但在民女這種當地人看來,卻已經是難以置信!”

“哦!”王洵毫不猶豫地忽略掉後半句恭維,論起拍馬屁的水平,小拙的確是名副其實的笨嘴拙舌。

對方卻好像沒有這個覺悟,想了想,繼續說道:“大人有所不知。在您來以前,柘折城裏邊,男人隻準穿黑色和白色的衣服。女人,女人成親之後,沒有丈夫的允許,根本不準上街。即便出行,也要用布包住臉和手腳,外邊隻準露一雙眼睛!”

“啊!”王洵詫異地張大嘴巴,滿臉難以置信。他的注意力都在大局和高層,根本沒心思琢磨民間這些雞零狗碎的東西。猛然聽人一說,才意識到其中所包含的意義。

移風易俗。這是書中所推崇的上等治政之道。潛意識裏,王洵受儒家理念的影響依舊很深,隻是他自己不知道而已。“這種變化,是好,還是不好。你說實話,我不會怪罪你!”仿佛希望得到某種肯定,他繼續追問。壓根沒注意到自己說話時那種期盼的語調。

“民女,民女其實也不太清楚!”小拙抬起頭,鼓起勇氣說道。“民女的家族雖然昄依過天方教。但,但其實都不是虔誠的信徒!”

“這個我知道!”王洵信口點評。以老麥爾祖德的精明與善變,能做個虔誠的教徒才是怪事。

“所以,所以民女和妹妹從小就不喜歡把自己包裹的嚴嚴實實。”小拙看著王洵,目光中流露出一片坦誠,“也不喜歡總被關在一個大院子內,從早到晚對著天空發呆。民女喜歡彩色的衣服,彩色的馬車,和一切色彩絢麗的東西,不喜歡簡單的黑與白。那樣,太素,也太壓抑!”

“對,的確太壓抑!”王洵笑著著大聲附和,突然覺得眼前的這個女孩很順眼。“女人麼,哪有不喜歡穿漂亮衣服的。在我們大唐,幾乎每個像你和小麥這麼多大的女孩子,都會把自己打扮得花枝招展。不僅白天時可以駕車馬車出去逛街,到了晚上,也可以在仆人的陪伴下,打起燈籠去逛夜市!”

後半句話已經近似於炫耀,聽者卻是滿臉羨慕。“大人是想把這裏變成大唐麼?大人是在以大唐的律法,治理柘折城,對麼?”

“沒有!”王洵笑著否認,“想把這裏變成大唐,可是有點困難。民風不同,生活方式也大相徑庭。我隻是跟你一樣,不喜歡除了黑就是白,不喜歡,不喜歡那種壓抑的感覺。”

對,的確是壓抑。這個詞雖然簡單,卻恰當無比。兩個人忽然發現自己和對方的感覺很相似,不約而同地笑了笑,隔閡瞬間冰消瓦解。

“那大唐到底是什麼樣子,大人能跟我說說麼?”猶豫了一下,小拙抬起頭,靈動的雙眸中,充滿了對未來的幻想。

“大唐”原本信手拈來的答案,到了嘴邊,卻忽然又消失得無影無蹤。對啊,大唐到底是什麼樣子?王洵發現自己心中也隻剩下了模模糊糊的輪廓。他當年之所以逃離長安,也是由於無法忍受長安城內壓抑的氛圍。而隨著漸行漸遠,那些曾經令人煩躁不安記憶慢慢消退,很多幸福與快樂的事情,也越來越清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