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是放在中原,這至少是個三品監門將軍,隻有親信太監才能擔任。但大宛國沒有使用閹人的傳統,所以穆陽仁白白撈了個便宜。不過他這個總管也算做得盡職盡業,上任之後第二天,便找出了王宮在防禦方麵的數處疏漏,還主動替左帥加亞西在俱車鼻施麵前說好話,讓後者寬恕了他擅自誅殺將領的罪責。所以白沙爾、加亞西等雖然依舊看著穆大總管很不順眼,卻念在其能主動示好的份上,暫時沒有專門針對他。而穆陽仁也十分懂得藏拙,平素隻管拉著幾個宮廷侍衛天南地北地胡侃,對柘折城的政務、軍務方麵,一概不參與,不打聽。倒也暫且與城中的天方教勢力相安無事。
這日,穆陽仁正跟幾名當值侍衛講古,說到突騎施傳奇可汗俱車鼻施,在部落被突厥人屠滅的情況下,收拾了三十幾副皮甲,自立為汗。東征西討,數年之內,一統藥刹水沿岸各地,稱雄西域。隨即又向大唐上表,娶金河公主為妻。得到大唐的財力、物力支持。興兵二十萬,南破吐蕃、北擊突厥、西拒大食。將三個強大的敵人打得焦頭爛額。吐蕃、大食、突厥三方勢力無可奈何,隻好像大唐一樣,把國王之女嫁過來,以示拉攏。俱車鼻施則將三個公主統統納為側室,每天晚上抱著四個女人大被同眠,受盡人間極樂。
穆陽仁出身市井,別的本事未必多高明,口才卻是一等一。此時大宛國讀書人不多,國史更是從來沒有修過。所有關於曆史的掌故,都是老一輩,少一輩耳口相傳,根本經不起任何推敲。所以任穆陽仁把故事說得有多離譜,把黑的說成白的,西北說成東南,侍衛們也聽不出來,隻是覺得故事聽起來著實過癮,當年的那個俱車鼻施可汗也著實是個大大的英雄。
偏偏此人與眼下的大宛王俱車鼻施還是同名同姓,所以侍衛們聽了,自然而然地就將他的光輝事跡,與王宮裏那位天天喝酒買醉的主人聯係了起來。當聽到金城公主死後,老俱車鼻施居然聽信了吐蕃女人的蠱惑,主動向安西挑起戰爭,都覺得其十分不智。又聽到俱車鼻施在碎葉城下,被唐將蓋嘉運打得全軍覆沒,心裏愈發覺得那個吐蕃妖女是罪魁禍首。最後聽聞俱車鼻施落魄時,女人們一個個都離他而去,更是怒不可遏。待聽聞他眾叛親離,落魄無依,在大漠中遊蕩,居然被幾個處木昆部的馬賊砍了腦袋,一個個不覺站起身來,扼腕長歎。
“唉,如果大唐的公主再多活幾年就好了,一定能鎮住那個吐蕃女人!”
“是啊,四個女人當中,隻有大唐的公主是真心對待俱車鼻施,其他估計心裏都巴不得他早死!”
“不過,他這輩子也輝煌過,四個大國的公主啊。想想都讓人流口水!”
“狗屁四個大國。突厥和吐蕃,怎麼跟人家大唐比!”
“那當然,大唐與河中這一塊,恩恩怨怨糾纏了上千年,就像親哥倆打架,誰都不會真的下死手!”穆陽仁要的就是這個效果,拍了拍身下的石台階,低聲總結。“可換了外人進來,就不一定了。你覺得人家是幫你,其實人家不過是為了謀奪你的牛羊和牧場罷了!”
幾個當值侍衛都是俱車鼻施可汗的親信老人,受天方教的影響不深,所以很容易便被穆陽仁給繞進去,點點頭,低聲附和,“可不是麼!人家大唐遍地都能撿到金子,才不會大老遠過來搶你!都怪某些人不知道死活,偏偏挑撥著大汗去劫殺唐使。闖出禍來,又沒本事收拾攤子!”
“對,他們不是一直說自己本事大麼?怎麼連出城一戰的勇氣都沒有?”
“就是,就是,招惹了唐人,最後還不是咱們出去拚命?”
“可不是麼?整日說什麼地上天國,地上天國,天國什麼樣我沒見到。現在卻弄得連口磚茶都喝不起了!”
火苗一點起來,就不受控製地往高了冒。提及這兩年大食人對柘折城的壓榨,眾侍衛越發覺得心中氣憤難平。穆陽仁自覺計謀得逞,正準備繼續往火頭上澆幾瓢油。剛要開口,猛然聽見背後有人喝道:“你們幾個,瞎說些什麼?都覺得活得命長了不成?”
啊!眾人被嚇了一跳,登時,鴉雀無聲。
如果您覺得《盛唐煙雲》還不錯的話,請粘貼以下網址分享給你的QQ、微信或微博好友,謝謝支持!
( b/0/12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