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恐有人聽不明白,他先用漢語說了一遍,緊跟著又用突厥語大聲重複。眾俘虜們聽第一遍時,還把敵意寫了個滿臉。待聽了第二遍,猛然間就把王洵的摸樣跟傳說中的人物對上了號。臉上的敵意立刻消失不見,代之是由衷的欽佩和尊敬。
河中地區百姓多為突厥遺族,雖然近年來已經漸漸被大食人同化,但骨子裏信奉的依舊是狼群法則。服從強者而鄙視弱者,並且沒有什麼持久的忠誠概念。先前阿爾斯蘭實力強,大夥紛紛聚集於阿爾斯蘭旗幟下。如今來了一個比阿爾斯蘭強大百倍的豪傑,大夥便立刻恨不得撲將過去,借托他的威名,像周圍弱小者亮出白森森的獠牙。
“聽清楚沒有?我再說一遍。”把俘虜們的表情看在了眼裏,沙千裏繼續用兩種語言重複,“你們今天,輸給了鐵錘王。一點兒也不冤!他老人家說了,哪個要是還不服,盡管向他單挑。隻要打贏了他,就可以帶著兵器和戰馬離開,此外,還贈送十斤茶磚!有不服的沒有?有想賺茶磚的沒有?”
眾俘虜你看看我,我看看你,訕訕而笑。據說能空手搏殺虎豹的大食第一勇士薩爾格拉都被鐵錘王一錘子砸扁了。自己上去,不是純粹活得不耐煩了麼?
“好,既然沒人有膽子跟鐵錘王單挑,我就再給你們另外一個機會!”看看火候已經差不多,沙千裏笑了笑,突然將腰間橫刀抽出來,高高地舉在了手中。“鐵錘王需要有人替他殺人放火,願意去的,自己列隊,跟我到鐵錘王麵前,向他發誓效忠。不願意的,自己割了兩根大拇指,滾到柘拆城中做叫花子吧!”
鐵錘王招募嘍囉?俘虜們喜出望外,立刻騷動起來,推推搡搡地在沙千裏的背後列隊。一些原本就是小頭目者則出動出麵維持秩序,唯恐表現得晚了,日後不會受到鐵錘王的重視。而個別不願意繼續過刀頭舔血日子的馬賊,卻舍不得兩根大拇指,猶豫再三,趔趄著跟到了隊伍末尾。
轉眼間,隊伍已經收拾整齊。在沙千裏的帶領下,走到王洵麵前,齊刷刷拜倒,大聲地說道:“我等沒長眼睛,得罪了您老人家,該死,該死。請英雄饒恕我等。我等從今以後,願意供英雄驅使。您讓我殺誰我殺誰,您讓我打誰我打誰。即便讓我自己抹脖子,也絕不皺一下眉頭!”
這些人有的說突厥語,有的說粟特語,有的說漢語,各種語言彙集在一起,比數百隻鴨子的叫聲還要亂。王洵根本聽不清楚他們在說什麼,卻知道沙千裏已經出色地完成了任務。高興之餘,又想著收攏這些人的心,清了清嗓子,大聲回應:“諸位免禮!都站起來吧!咱們也算不打不相識。既然你們願意跟著王某,王某也不會虧待你們。從今以後,有功同賞,有過同罰......”
“謝大人!”俘虜們亂轟轟的站起身,東倒西歪,完全是一夥烏合之眾。
這般摸樣,上了戰場也隻會拖自己人後腿。可自己能拿什麼鼓舞士氣呢?一邊訓話,王洵一邊搜腸刮肚。錢財,好像作用不大。自己也拿不出太多的錢財。大義?如果馬賊們心中有大義的話,也不會去殺人劫道了。翻來覆去,他豁然發現,此刻,除了被越傳越玄的威名外,自己近乎一無所有.......
突然,王洵看到了封常清送給自己的侍衛,原先的倭人,現在的唐人,王十三,心中靈光乍現:“如果有人接連三次立下頭功,我就做主,幫他歸化,讓他做個唐人!”指了指不遠處的大唐戰旗,他真誠地許諾,“教他說唐人語言,許他穿唐人衣衫,幫他取唐人名姓。讓他的子子孫孫,永遠都是唐人!無論走到哪裏,都是受人尊敬,讓人羨慕的唐人!”
如果您覺得《盛唐煙雲》還不錯的話,請粘貼以下網址分享給你的QQ、微信或微博好友,謝謝支持!
( b/0/12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