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社鼠 (四 上)(2 / 3)

他的唐言說得甚好,每一句都文縐縐的,表現出極其良好的教養。邊令誠見此,對其使者的身份便相信了七分以上,隻是本著謹慎起見,笑著問道:“使者節哀。生老病死,乃人生必然的事情。可既然大食國已經麵臨國喪,為何不見軍中有所誌哀表示。為何你等還敢主動冒犯我大唐天威。為何你在戰前不露麵,打了敗仗之後,就立刻冒出來了?”

他自以為問得足夠高明,誰料句句都沒出對方的事先準備範圍之內。當即,小阿裏清了清嗓子,將與艾凱拉木等人反複演練過數遍的說辭,不緊不慢地“背誦”了出來,同時還沒忘了裝出十分委屈悲傷的模樣,將一個弱國使節為了國家命運在強梁麵前不得不忍辱負重的模樣演繹得惟妙惟肖。

被人家口口聲聲天朝上國,天朝上國的叫著,邊令誠從來不知道愧疚為何物的心髒,居然慢慢抽緊了起來。不待小阿裏把全套把戲做足完,便急不可耐地歎息著回應,“咱家雖然未曾聞聽阿布之名,但他當年能以一己之力重塑大食,想必也是一代雄主。卻沒料到,這麼早就逝去了。真是天妒英才。可惜,可惜!貴使先下去休息吧,停戰的事情,待咱家與封節度商議一下,再給你答複!”

說罷,也不像封常清請示,揮揮手,命令左右領使節下去休息,仔細伺候著,莫丟了大唐天朝的臉麵。

有外人在前,封常清不願意暴露出安西軍內部的矛盾,因此對邊令誠的跋扈一忍再忍。好不容易盼到對方把“大食使者”送走了,立刻輕輕咳嗽了幾聲,正色說道:“此人說話時目光裏精光四射,顯然是滿口的謊言。咱們若是被他的謊話給騙住了,豈不是要全西域的小國都看了笑話去!”

“恐怕,他未必是說謊吧!”邊令誠意味深長地看了封常清一眼,仿佛猜出了對方的心思般。“封帥急著為大唐開疆拓土,立意甚好。然而古語有雲,伐喪乃不祥之兵。不祥,則天必棄之。我大唐乃禮儀之邦,萬國之表率。豈可在這種大是大非方麵授人以口實?!”(注1)

“大是大非?!”封常清說話的聲音陡然升高,“他大食人趁我大唐內亂,染指西域之時,可曾問過什麼禮儀?什麼不祥?在這四戰之地,兵力便是道義!哪有看到便宜就占,吃了虧立刻講究什麼上古禮儀的狗屁說頭?況且他大食國,有什麼資格跟我大唐講什麼華夏禮儀?”

“可他畢竟是前來朝覲陛下的,我等不可自作主張!”看見封常清發怒,邊令誠反倒不著急了,笑了笑,繼續糾纏。

聽對方抬出皇帝做擋箭牌,封常清也隻好再度將語氣放軟,“什麼狗屁使者,監軍不要上了他的當才好。依封某之見,他頂多是個犒師的玄皋!否則,怎麼會早也不來,晚也不來,我軍剛剛取道小勃律,就立刻迎麵趕上來了!”

“即便是犒師的玄皋,也表明了,此刻大食國上下,已經起了同仇敵愾之心。封帥再貪功冒進,恐怕得不到任何好處吧!”

大凡奸佞之輩,口齒方麵都遠比常人便給。因為其平素的心思,便都放在了這裏,而不是如何把事情做好方麵。封常清是個武將,本來就不善與人爭論。很快,便被邊令誠前一句《左傳》,後一句《國語》,引經據典地給駁得體無完膚。氣憤不過,隻得一拍作案,厲聲喝道:“封某不管他上下齊不齊心。我安西軍如今已經是箭在弦上,不得不發。斷沒有因為別人幾乎不找邊際的話,就停下來的道理!”

“如此,邊某就隻好對不起封節度了!”邊令誠拱了拱手,冷笑著威脅。

“隨便。封某等著你彈劾便是!”封常清也不示弱,撇了撇嘴,不屑地回應。

看到封常清不受威脅,邊令誠立刻惱羞成怒,站起來,大聲斷喝:“封節度莫非想擁兵自重不成?此地距離京師有數千裏路,待京師的聖旨下來,想必你已經在山外給自己打下了一片若大的天地了。嗬嗬,這番計較,倒也用得巧妙!隻可惜,咱家既然身為監軍,就算拚上老命,也得替陛下看好了這支精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