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天河 (一 上)(2 / 3)

“是!”又是陳希烈帶頭,眾人躬身回應。

皇帝陛下休整驛道的理由實在有些牽強,嶺南乃官員流放之所,除了天下海商雲集的廣州城外,實在沒什麼值得需要朝廷關心的地方。然而夏天將至,貴妃娘娘喜愛的荔枝卻需要及時送來。此果一日而色變,二日而香變,三日而味變。即便采摘之後放在冰盒之中,七天之內送不到京師,也是色、香、味盡去,搏不來紅顏一笑了。

聽群臣的回應之聲不像先前一樣高,李隆基也覺得有些心虛。唯恐門下省借故刁難,封還了自己的聖旨,想了想,又笑著說道:“如果還有盈餘的話,把驪山那邊的行宮也整飭一下。天熱之後,朕和諸位肱骨一道去驪山避暑。總好過悶在這蒸籠般的長安城裏揮汗如雨!”(注3)

天子願意與臣下同樂,群臣豈有不願意之理?念在陛下有福和大家同享的份上,眾人在陳希烈的帶領下,再度躬身領旨。楊國忠本來想出言反對,見到大夥個個興高采烈,也隻得皺著眉頭隨波逐流了!

隻是,把自己好不容易從地方上斂來的錢財,都花在運送荔枝和大修宮室上麵,本來打算撥給河西和安西兩地將士的賞賜,未免就要受到影響。不過這點兒小問題壓根兒難不住中樞、門下兩省的肱骨重臣,散朝之後,他們立刻聚在政事堂中,根據皇帝陛下和各方勢力的需求,拿出了一個非常妥帖的方案。

哥舒翰有開疆拓土之功,進封西平郡王。其所保舉的有功將士,如火拔歸仁、高適、王思禮、渾唯明、嚴武、阿布思、跌思泰等,皆有封賞。此外,朝廷再頒給每名參戰士錦緞兩匹,折成銅錢,由哥舒翰代為領取。

封常清的出身遠比哥舒翰寒微,所以此刻雖然立有大功,卻封不得王。隻進封了個寧西郡公之爵,在京師內賜宅邸一座,提拔一子為五品文官。麾下有功將士,如段秀實、周嘯風、趙懷旭、李元欽等,根據各人原來職位以及新立下的功勞大小,升賞不等。與對安西軍的政策一樣,朝廷也頒給每名參戰士卒錦緞兩匹,折成銅錢,由節度使封常清代為領取。

然而,由於河西與安西兩地距離京師路途實在過於遙遠,錢糧財帛在運輸過程中,折損甚重。所以,朝廷這次體恤民力,稍做變通。不立刻兌現撥給安西、河西兩軍的財帛賞賜,而是準許哥舒翰和封常清兩人從治下各州郡應該押送往京師的賦稅中,酌情扣留。並且可以多折算一成損耗。鑒於兩地人口稀少,本年度的賦稅可能不夠扣,所以可以連下一年,乃至後年的賦稅,也都截留下來,以折算軍需和朝廷允諾的賞賜。

“這個先例一開,各鎮節度使手中的實權,可就更大了!”左相陳希烈穩重,看到楊國忠等人隻一味地想著如何替國庫省錢,卻不考慮準許節度使扣留朝廷賦稅抵充軍資這條策略出台後所帶來的長遠影響,斟酌了片刻,陪著笑臉提醒。

“李相在位時,節度使們手中的實權,已經難以控製了!不差這一點兒半點兒!”楊國忠登時把眉頭一皺,毫不客氣地反駁。

“老夫,老夫......!”陳希烈沒想到自己的一番好心被當成了驢肝肺,臉色微微一黑,喃喃地回應。

“楊某莽撞了!”楊國忠迅速意識到自己現在沒必要以陳希烈這種人畜無害的和事老做對手,趕緊抱了抱拳,叫著對方的表字低聲致歉,“楊某不是針對至柔公。楊某是憂心國事,一時失態而已。至柔公可知,自打三年之前,範陽、平盧、河東三鎮各地的賦稅,就一文都沒往國庫上繳過!同樣是替我大唐開疆拓土,楊某實在不敢厚此而薄彼!”

“是老夫唐突了。居然沒想到左相大人之策還包含著如此深意!”陳希烈雖然心裏頭很不高興,卻順從地借著楊國忠給的台階往下走。安祿山仗著有李林甫撐腰,一直以對契丹的戰事緊張為名,截留朝廷賦稅。而李林甫卻對此睜一隻眼,閉一隻眼。如今楊國忠想借助哥舒翰和封常清二人的力量製約安祿山,少不得也要給予同樣的好處。否則,隻會令安祿山的勢力越養越強,而哥舒翰和封常清兩人卻因為相對遵守朝廷法度,無法快速壯大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