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黃密布排成的樓閣圍困出一片方形的大海,人與它一比,就像浩瀚天空裏的一縷雲煙,就算飄散了也不會傷及它半分。人在其間,白日空照也不見吵雜,隻是波紋圈開般一現即去。靜,寂,空,冰涼,這是皇宮,千古文人文章或隱或明遙指的地方。
林語跪拜在冰涼的映得發黃的大殿上,心頭初始的激動慢慢消卻。他正在等待當朝皇帝的登殿、麵試,也就是科舉入官的最後一步——殿試。能達到這一試的文人,大多都是經曆過天下寒樂喜悲,接得大事之人,但也偶爾有幾次是青壯,故而每次殿試皇帝都不會立馬登朝,而是一遲再遲,就算是讓考試的人跪上半天也不為鮮見。
曆久這樣做也的確見得功效。接受考試的人在等待中怒不可言,心裏原先的那份畏懼早就不在了,對考試的結果就算仍有影響,也無傷大雅。再者如此一來,更加顯得皇者的身份尊貴,難得一見,日後為官心裏存有餘威,對於皇帝來說更加容易掌握。還有就是借此考驗得試人的耐性以及忍法,若是表現出反抗,則是有反心,有可能是禍亂朝綱的人,萬萬不能任用,那麼之後殿試皇帝隨便找個理由就可以把他罷免了。這次接受考驗的正是林語。
在趙國,參加考試的十有八九會是世家之弟,因為貧民是很難接受到教育的。而恰好林語不同,他是個淳樸田家人的孩子。他好運的遇到了一個老書生,在他那裏學會了很多東西,再加上他小時候受一個人影響,一直對於書文很感興趣,通過許多徑途,博覽群書。才有了今天取士的機會。
而影響林語的這兩個人其實是同一個人。在林語出生那天,他的父親在房外發現了一名血色浸潤全身的書生,父親救下了他。父親給他換了一身衣服後發現他並沒有受傷,隻是力盡虛脫了而已。為他服下一些草藥後就讓他躺下了。說來也巧,他醒來時也正是林語出生的時候。
書生扶著牆走出來,看見林語,煞是歡喜,直呼有緣。後來留在小山村裏六年多,對於林語很是關心,像是把林語看做了自己的晚輩。
一次,書生一邊讀著不知道從哪裏借來的書一邊和小林語逗樂,小林語卻是一把將書奪過抱在懷裏。這下可歡喜壞了書生,立馬就去和林語父母說要教林語讀書寫字,將來定會做得狀元。林語父母聽著也高興,小山村裏識字的都沒幾個,一代代人都是耕田養活。現在書生居然自己說要教林語讀書寫字,還許言將來定會中得狀元,這對於林語一家那可是不得了的大事了。
自此四五歲的林語每天除了和村裏其他同歲大的孩子在山間瘋耍外,又多了一門功課。書生每天都在村頭古樹下用林語父親買來的紙墨耐心的教林語一字一劃練字,旁餘時間就拿著三四本來曆不清的書教林語文章。而到了晚上,書生就會給林語說許多不曾言聞的故事,有修仙,有武俠,有官場,林語第一次感受到了世界。六年裏,書生就這樣穿插在林語一家人的故事裏。
“這肥小子端是可愛,不知大哥為他取名沒有?”這是林語出生第二天書生問林語父親的話。
“名字?還沒呢,我們這村裏識字的人不多,取名是件難事啊。後來也就索性不取了,就叫個奶名。”林語父親愣了愣,似乎是從未考慮過這個問題,過了會才反應過來趕緊答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