恍約商周時候,天地間有一處大陸名為歧野。此間自成春秋,這裏的人們並不曉得在這歧野之外的世界。這歧野存了不過百年便被洪水覆了去,也沒留得什麼痕跡。
多年後有一遊方學者乘船隊來此遊曆,不知何故竟觸了深礁,船隊悉數沉沒,人入海底無有生還者。
卻是這學者怪哉,沉到了海底竟有知覺,還隨手撈了個鍍金的方盒子,後來又掙紮著爬上了岸。待他坐在岸邊睹著靜籟的海麵,方才還活生生的數十號人竟在一瞬變成了海裏孤魂野鬼,不覺大哭,直至他哭得疲累,好奇打開一旁的方盒,竟是一盒沉甸甸的書卷,名曰「神株記」。他頓時忘乎所以,急來翻看,曆了七日才大概看完。說來那也是些奇書,恰逢他翻至末頁,無來由地自盒中冒起一股無名火,那學者吃了驚,手中的書卷齊齊掉進了火堆中,頓成一縷青煙。
這學者後來瘋瘋癲癲,一路念叨著到了一處村落,不要水飯,單把全村的筆墨紙硯都要了去,沒日沒夜地寫著,終將那「神株記」加之自己的造詣編了出來,提筆在封題處寫下四個潦草大字,喚作「天涯舊事」。許是終遂了心願,剛一落筆,他便吐血而亡。村中之人以為不詳,將他還有他所寫書卷皆掩到棺木中埋了去。
誰知第二日便來了場大地動,將這村落與村落地下打了個翻,地底下的墓穴翻了上來,地上的村落硬埋了下去,好端端一個村子,終因地動落得無人存活。而掩著那學者的棺木因是剛埋的,自然獨立高處,被前來救災的官兵第一個敲了開來,緊著風一吹,嘩啦啦地吹出一堆寫有文墨的紙張。
官兵覺得蹊蹺,遂將這些紙張悉數收了回去。
再說那官大人還算是個讀書的行家,日日夜夜讀了這些滿紙的故事,實在喜好。故著人將這些紙張按他所排之序作成書籍印了去,更名為「三兩春秋」,又題小序曰,“生生死死,於回首處不過三兩薄薄的春秋。”
這書算是名聲大噪了一段日子,後也就消沉了,但難免成了個飯後閑談時的隨口故事,一代一代竟流傳了下來。
這三兩的春秋,它應著歲月的光圈,模糊地照出書中人癡纏的一生。
我所要講的,便是這三兩春秋的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