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去北晏國,一個城池一個城池挨著走,每個城池的守將,每支軍隊的主帥,她要取他們的性命,也不過是輕而易舉的事情,她一個人抵不過千軍萬馬,但是她可以去殺他們的主帥,主帥死了,軍隊亂了,那麼,沈諾軒就有機可乘,這一次,她不要再躲在沈諾軒的背後,她要去,給東湘國的軍隊開道。
陸晞跟在寧霜的身後,心中也不知道在想些什麼,寧霜的思維,永遠讓人難以捉摸,這樣的主意也能想得到,不過,說實話,也不失為一個好主意。
知道寧霜打定主意,也不會改變,陸晞便跟著寧霜,兩人快馬加鞭地朝著北晏國的方向而去,寧霜沒有去找沈諾軒,而是直接繞道,躲開沈諾軒的軍隊,和陸晞兩個人混進了桐城。
桐城是北晏國東部的門戶,如果桐城破了,那麼,東湘國的大軍想要長驅直入,那也就簡單多了,隻是,桐城守將是個很厲害的角色,據說當年也是和顧流冰一起在戰場上殺敵的,是北晏國除了顧流冰和龍千翼以外,最出色的戰將之一,此人,名叫陳葉。
寧霜在玉城的時候,就打聽過了,北晏國皇帝顧流冰手下有五大將領,都是他未曾登基前,隨著他在戰場出生入死的兄弟,顧流冰登基以後,這五個人,便也分散開來,各自為顧流冰鎮守一方。
東部,桐城守將陳葉,西部,川城守將王繼華,南部,鶴城守將孫楊,北部,越城守將馮嶽昆,這四位將軍分別鎮守北晏國的東西南北四方,另外,還有一直跟隨在顧流冰身邊的大將軍龍千翼。
寧霜現在要麵對的,就是桐城守將陳葉,她對這個人並不怎麼了解,她也沒有那麼多時間去了解,所以,進入桐城以後,寧霜便找了個地方住下,打算先用幾天的時間,來尋找機會,看能不能對這個叫陳葉的將領,一擊必殺,然後全身而退。
北晏國三麵被圍,東部算是比較平靜的,或許是知道沈諾軒守在此處,北晏國也沒有挑東部下手,反而選擇了南麵的薄弱環節。北晏國一共一百二十萬大軍,被顧流冰分成了三組,分別對上東南西三麵的軍隊。
西部,由王繼華帶領五十萬軍隊對抗賁啟軒手中的一百二十萬兵馬;南部,由孫楊帶領三十萬兵馬對抗風亦舒帶領的四十萬大軍;東部,由陳葉帶領四十萬大軍對抗沈諾軒手中的三十五萬兵馬。
其實,顧流冰這麼分,也算是十分合理了,西部賁啟軒手中的兵馬最多,所以北晏國派去的軍隊也最多;南部風亦舒手中的兵馬是南竟國和東湘國郎城的兵馬合並,都不屬於風亦舒的手下,最是薄弱,故而派去的兵力最少;而東部,因為有沈諾軒在,不敢掉以輕心,所以,也隻能在數量上占優勢。
東部的四十萬大軍,被陳葉分散開來,鎮守東部的各個要城,桐城留二十萬,專門對付沈諾軒的突襲。
可是,陳葉卻不知道,自己已然成了別人眼中的獵物,寧霜混入桐城,便喬裝打扮,將自己弄成絲毫不起眼的模樣,在人群中一眼看不出來,越是平凡,就越是安全。
寧霜已經迫不及待,她不想再這麼拖下去,戰爭給百姓帶來的隻有災禍,她知道,古代的人們,心中有很強的信念,特別是行軍打仗,主帥和帥旗,是一定不容有失的,主帥一死,則軍心大亂,帥旗倒下,那麼將士們心中的信念也會隨之倒塌。
看著桐城上插著的高高的旗幟,寧霜的嘴角露出一抹冷笑,她在桐城待了兩天,已經摸清楚了這陳葉的生活習慣,包括什麼時間該做什麼,她與陸晞分頭行事,她直接去守將府找陳葉,殺了主帥,而陸晞找機會,砍掉城樓上的的帥旗。
或許,梓瀟的死,給寧霜的刺激真的太大了,就像陸晞曾經想到的,要麼是死亡的沉寂,要麼是瘋狂的毀滅,當初以為沈諾軒死了的時候,寧霜便是死亡的沉寂,冰冷的表情,那段日子,好像將自己的所有情緒都封閉了一般,什麼都不在乎,而如今,梓瀟的死,卻讓寧霜選擇了瘋狂的毀滅。
北晏國,已經成了寧霜心中的一根刺,如果不親手拔出,她不會安心,所以,她選擇了親自前來,沒有躲在沈諾軒身後的安全之地。當陸晞看著寧霜緩緩地說出自己的計劃,她便知道,北晏國,或許是真的完了,因為,一個越來越強大的女人,在用自己生命的意念做賭注,想要將它徹底毀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