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八章 大宴群臣,初露頭角(2 / 2)

“寧霜姑娘至真至純,本官也幹了——”第二個是大理寺卿陸大人,兩人在紅袖招裏本就是舊識,朝中眾人也都知道,見兩人點頭示意,眾人心照不宣。

接著,眾多官員都與寧霜點頭微笑,將手中的酒一飲而盡,這便是承認了寧霜作為一個女官在東湘國的存在。

寧霜知道,這些大臣中,真正支持沈諾軒的人沒有幾個,可是就如同她說的,都是東湘國的肱骨之臣,不管日後誰做皇帝,對這些人,都是收服好過壓製,所以,為了日後打算,她不能在這些人麵前,露出一點點的不完美。

這場宴席因為皇上受傷初愈不能過度操勞而告終,隨著皇上的離席,眾臣也就紛紛散了,寧霜還來不及和沈諾軒說些什麼,便隻能跟著皇上離開,至少,兩人都知道,彼此安好。

近日的後宮頗不寧靜,因為寧霜的身份,從一個小小的醫女,誰都可以呼之即來揮之即去的醫女,變成現在的一品女官,後宮的製度在這裏,除了皇後,其他妃子的品級都比寧霜低,更何況寧霜手中持有金牌,一眾妃子見到她,還得禮讓三分。

寧霜不是那種不懂感恩的人,當初是凝妃娘娘幫了她,是太後娘娘從皇後和靜貴妃的手中救了她,才有了今日的她,所以,太後娘娘和凝妃娘娘的恩情,定然是要還的,但是她卻不能和凝妃娘娘走的太近,否則會引起別人的懷疑,因此寧霜想想,也好久沒有去永壽宮了,在雪蘭殿教了如月彈琴之後,回勤政殿的路上,繞道去了永壽宮,看望太後娘娘。

“玉蘭姑姑,好久不見。”遠遠地,寧霜便看見永壽宮外那熟悉的身影,開口喚著。

玉蘭轉頭,卻見是寧霜,頓時喜出望外,說道:“你這丫頭,怎麼這麼久也不來永壽宮?太後娘娘可每天念叨著呢,就連太後壽辰那日,這壽禮你也是差人送來的,可把太後娘娘給急著了。”

如此親切而帶著一些嗔怪的語氣,在寧霜聽來卻是久違的聲音,在這宮裏也不過四個月的時間,可是離開永壽宮以後,卻仿佛過了很久很久,久到……恍如隔世。

“我這不是來了嗎?玉蘭姑姑,今日怎麼沒陪著太後?”寧霜問著,眼中的笑意再也掩飾不住,在宮裏,能找到一個沒有利益關係卻能夠真心對你好的人,確實不易,而玉蘭姑姑,正是這樣一個人

“宛珠陪著呢,這也多虧了你的按摩手法,宛珠這丫頭近日來是越來越熟練,太後也是越來越喜歡。這夏日的暑熱過去,眼見天氣也在變涼了,我去內務府給太後拿些銀炭備著。”玉蘭說著,攜著寧霜走進永壽宮。

寧霜也明白,太後娘娘身體不好,冷熱變化太大,也著實受不住,冬日的炭和夏日的冰,都得提前備著,以防天氣驟變,以備不時之需。

“太後娘娘近日精神倒是不錯,看來我來的正是時候。”寧霜說著,笑笑。

“玉蘭姑姑,寧姑娘——”永壽宮的宮女小桃走出來,見到兩人,行禮。

兩人點點頭,徑直走進殿中,玉蘭姑姑率先開口:“太後娘娘,您看誰來了——”

大殿中,太後娘娘與董宛珠正在說著什麼,聽見玉蘭的聲音,轉頭,卻見到旁邊的寧霜笑意盈盈地站在,朝著太後行禮:

“奴婢寧霜給太後娘娘請安,太後娘娘千歲千歲千千歲——”

一見寧霜,太後立即眉開眼笑,道:“這鬼丫頭,終於想起哀家來了——”

“太後娘娘,寧姑娘如今可是皇上親封的一品女官,想必是新官上任忙著呢,能抽空來看看太後娘娘,那已經是難得了。”董宛珠卻在一旁說著。

雖然是為寧霜解釋的話,在寧霜聽來卻十分不是滋味,因為董宛珠那語氣,聽起來就像是她在端架子拿喬,能來看看太後娘娘就很不錯了的樣子,這話裏的意思不言而喻,寧霜知道是因為沈諾軒的關係,可是太後不知,卻仍是笑著:

“你二人從前在永壽宮也是姐妹相稱的,好久不見,怕是也想念得緊吧,唉,也正是因為有你們,哀家這永壽宮才這麼熱鬧。”

“太後娘娘多慮了,寧霜托了太後娘娘的洪福,承蒙皇上不棄封為女官,如今能夠自由在宮中行走,太後娘娘若是覺得悶了,寧霜就是日日來陪著太後娘娘也行。”寧霜笑著走上前,對太後說著。

這話說的真心實意,與往日認知中的太後並不一樣,寧霜對這個慈祥而和藹的老人,她是心懷尊敬並且感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