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 百口莫辯,鋃鐺入獄(1 / 2)

寧霜看著安公公將一眾人帶進殿中,這才發現事情似乎已經超出了她的預料,本以為,一切都在自己的掌握之中,無論怎樣,她都能夠以一個局外人的身份,去觀察這一切,卻沒有想到,從一開始,這就是一個針對她的陰謀,她被人設計,卻還不自知。

此刻她想起了南竟太後所說的一句話,她到底,還是太過稚嫩,玩陰謀,玩權術,她終究不是這些人的對手,她連自己什麼時候掉進圈套卻都不知道,一切,就已經成了定局。

“奴才小彩子參見皇上,參見靜貴妃娘娘——”

“奴婢秋如參見皇上,參見靜貴妃娘娘——”

……

幾個人進了殿中,跪下朝著皇上和靜貴妃行禮,然後接受皇上的問話。

寧霜在一旁聽著,從第一個人開口到最後一個人說完,越來越心驚,越來越覺得恐怖,這就是一個處心積慮精心策劃的大陰謀,目的,就是想對付她。

不過一天,天翻地覆。

按照小彩子和秋如等人的說法,內務府的依蘭依蘭是一個穿著青綠色衣裳的粗使宮女去取的,用的卻是寧霜的名字,手中還拿著太醫署給的證明。

小彩子證實,那穿著青綠色宮裝的宮女來到太醫署,言及寧霜姑娘說皇上這幾日為國事操勞,夜夜睡的極不安穩,想用依蘭依蘭調製香薰,以助皇上入眠,而太醫署的人都知道,寧霜是皇上身邊的隨侍醫女,因此對這番話也沒有懷疑,便給那宮女開了證明,讓她能夠去內務府取得依蘭依蘭。

太醫署很多人都見過這個宮女,他們都可以作證,那個宮女,的的確確說的是“寧霜姑娘讓奴婢來的”這句話,因此,就坐實了寧霜想取得依蘭依蘭的想法。

而內務府管理香料的秋如則證實,那宮女手中的確拿著太醫署的證明,所以內務府這才讓人把香料取走,因此才造成了昨晚的那一幕。

安公公和寧霜都看見那個女子進了靜顏宮,可是卻不見她出來,而皇上卻並沒有看到那個女子,這就為那個宮女的身份蒙上了一層更加神秘的色彩。

最後,是禦花園的小冉子說的,發現禦花園假山邊,有一具屍體,死者正是一名穿著青綠色宮裝的宮女,今早打掃禦花園的時候發現的,稟報給安公公知道,經太醫診斷,發現死亡時間是昨夜子時之後,而死亡原因是中毒。

那宮女死亡的現場,留下了一樣東西,正是這樣東西,成了寧霜百口莫辯的鐵證。寧霜沒有想到,竟然是皇後娘娘賞賜的玉鐲。

這玉鐲本是皇上賞賜給皇後娘娘的,皇後娘娘轉增給了寧霜,寧霜一直好好收著,並未讓其他任何人知道這玉鐲的存在,可是,它卻無端端出現在了宮女死亡的現場,發現玉鐲的時候,皇上也曾懷疑過皇後,可皇後娘娘卻說,這玉鐲,早在先前便賞賜給了寧霜。

太醫署的證明,內務府的證詞,再加上皇後娘娘的口供,連成一條線,一條讓寧霜跳進黃河洗不清的線。

“皇上,奴婢現在居勤政殿偏殿,勤政殿日日夜夜有人守衛,奴婢有無出去,想必守衛們都知道,這些事情不是奴婢做的,奴婢也不可能半夜去毒殺一個素不相識的宮女,皇上,奴婢是冤枉的,還請皇上明察!”寧霜再三叩首,對皇上說著。

她沒有別的證據證明不是她做的,小遠子雖在露落居當差,可半夜也回了自己的住處,根本沒有人能夠證明寧霜半夜沒有出去殺人,況且,那宮女口口聲聲都說是寧霜吩咐的,然而現在,無論是殺人滅口,還是畏罪自殺,都已經死無對證。

“你以為皇上還會相信你嗎?那宮女昨日進靜顏宮的時候,你明明看到,卻為什麼不阻止?你身為皇上的隨侍醫女,那宮女端著什麼進殿,你怎麼會不知道?如果不是你吩咐的,皇上和本宮怎麼會差點命懸一線?寧霜啊寧霜,沒想到你竟然是個這麼惡毒的女人!”靜貴妃在一旁說著,字字句句都是控訴,為皇上和自己發出的不滿。

這表情,到底是真,還是假?寧霜看著靜貴妃,腦海中卻是思索著,這宮裏,什麼都不能相信,就連小彩子,也被利用來對付自己,她還有什麼能指望的呢?事關靜貴妃,又扯上皇後賞賜的玉鐲,幕後之人,到底是靜貴妃,還是皇後?

“奴婢沒有做,請皇上明察!”寧霜知道,現在唯一的希望,就是求得皇上的信任,如果皇上相信了,那麼一切都好說,如果皇上不相信,那麼不管是不是她做的,都是一個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