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0章 穿越火線(三)(2 / 2)

“陛下,甲申之變,其責不在先帝,而在於地方土地兼並,其過不在朝廷,而在於士紳貪婪不足。東平王今日說允許土地兼並,無異於奪民生計,迫民造反,此法乃是取禍之法,不可行也。”黃道周身為都察院的左都禦史,這個新生的禦前會議他自然是有資格參加的了。這不,正在那裏慷慨陳詞怒批張振嶽了!

張振嶽和這些大臣不同,他是郡王,在禦前會議上是有座位的,禦前會議共設十二座,八勳貴四老臣的位置,勳貴的位置目前坐著唐王、桂王、蜀王以及四大郡王,而老臣的位置自然是範景文、黃道周、阮大铖這些上了六十的才有資格坐了。此刻張振嶽就是坐在自己那把用緬甸紅木製作的大椅子上一言不發,因為辯論這個事情,是用不著他本人出馬的。

“黃公此言差矣”黃道周剛坐下,阮大铖就不得不硬著頭皮站起來了,實在是沒辦法,他今時今日的地位全部係於東平王一身,如果張振嶽不高興了,那他就會失去現在的一切。反正他在東林諸公和複社諸子的心中就是個奸佞,債多了不愁虱子多了不咬,也就不怕罵了。

“陛下,臣曾仔細查驗過數據,天下土地兼並最嚴重的地方並非甲申之變的禍根陝西,而在最富庶的江南。可是江南民變了嗎?此外,從曆史上看,農民失去了土地變成了流民才會出現造反,僅僅一個抑製土地兼並就能保障人人有地,就能保障沒有流民?陛下,土地之數恒定,而人丁滋生無算,就算是土地不兼並,依然是會出現人多地少的局麵。更何況自太祖皇帝以來,雖有嚴苛峻法,但是土地兼並之風依然大盛,別的不說,我們這些書香世家、官宦門第,哪個家中不是田畝連片?若是依照大明律法,這些土地從何而來。所以就不要自欺欺人了,抑製兼並之法隻能緩解流民問題,而不可能真正解決流民問題。相反,臣昨夜認真拜讀了東平王的兼並論,感觸頗多,我們要抑製的不是土地兼並,我們要做的應該是取消戶籍製度,把農民和土地分離開,讓他們進城務工,務工所得高於耕種,則財富有增,而流民必減,這才是我大明真正的福音。。。所以臣以為,抑製土地兼並之法曆朝曆代雖然都在做,但均以失敗告終,我大明若依然循規蹈矩,那麼不過是步他人後塵而已,請陛下三思。。。”

就在禦前會議還在這裏為土地和農民的問題爭得不可開交的時候,七月十九日,高一功所帥明軍一部突然出現在徐州附近,劉澤清所部分散在徐州外圍,高一功趁虛以五千騎兵詐取徐州,來不及跑路的徐州總兵劉澤清被殺,所部六萬清軍潰散,消息傳出,北京震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