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金星想了想道:“國公爺大可不必奉詔,或暫行拖延,據傳皇上的龍體欠安,怕是熬不過今年了。”
張振嶽聽完不置可否的點點頭,然後看向宋獻策。
宋獻策皺著眉頭想了一會道:“其實就算是答應下來也無妨啊!”
張振嶽聽完拍手道:“確如先生所言,答應下來也無妨,不過畢竟是十萬人,全部殺了,太敗運氣了。傳本國公軍令,把這些畜生中的軍官集體斬首,士兵貶為勞役,如今戰亂,收埋屍體、修複城池、擴建馬路都是需要大量人力的。”
命令很快就從九江送達到已經離南京不到三十裏的蕭嚴大營,蕭嚴看了一下聖旨和威國公的手諭,也沒多說什麼,直接就把命令下達了。
很快一場甄別行動開始了,二千四百多個李成棟麾下的軍官被找了出來,然後被張振邦的飛虎軍毫不客氣的推到南京城下。當著守城的六萬清軍的麵,全部斬首。血淋淋的人頭直接被築成了京觀,看得城頭的守軍內心忍不住的一陣陣的惡寒,這幫子明軍實在是太凶殘了點。
確實是凶殘,負責砍腦袋的全是精選出來的日本武士和西南少數民族土司勇士,這些人打小最愛幹的事情就是砍人腦袋。所以讓他們捧著血糊糊的人腦袋築成京觀確實也沒什麼。
但是對於南京城的守軍來說,這一切都太過恐怖了,恐怖到了足以讓他們忘記滿清的凶殘的程度。事實上八旗在入關之初還是很嚇人的,順治中葉李成棟、金聲仁等人敢於起兵造反是他們發現八旗兵已經糜爛到了不足為懼的地步,他們發現自己已經變成滿清統治地方的中堅力量,所以他們毫不猶豫造反了。而最終擊敗他們的也不是那些已經醉生夢死、身染花柳病的八旗子弟,而是諸如吳三桂這些漢軍。這是一個莫大的諷刺,滿清統治中國之初就顯現了一種足以讓他們滅亡的頹勢,而漢人因為自身的不團結和蠅營狗苟,最終錯過了推翻滿清統治的機會。漢人龐大的人數是漢族的一大優勢,也恰恰是漢族的劣勢。私心重不是錯,可如果沒有一個正確引導和製約私心的製度,反而變著法的玩權利自收,風險轉移的把戲,那麼私心就會危害整個國家和民族的生存。
一旦人對原本害怕的東西失去了敬畏,或者害怕更恐怖的東西,那麼他們就會做點事情出來。
大明崇禎十八年(紹武帝尚未改元),大清順治二年十一月十八日,南京城的清軍守軍發生嘩變,一部分中下級軍官出於自保(據說是出於對大明的忠誠)發動了兵變,他們幹掉了他們頭上的總兵,然後亂哄哄的衝進了總督府。
幾個月來在江南地區風光無限的洪承疇直接就讓亂兵給砍成了肉醬,南京光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