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到蕭嚴這話,大順軍諸將頓時大駭,紛紛起身就要生吞了蕭嚴。
可負責看守他們的明軍也不是吃素的,嘩地一聲,黑洞洞的槍口就齊齊的對準了這些被俘的大順軍將官們。見識了火槍威力的大順軍被俘將領們瞬間就安靜了,闖王死了,可他們還得活下去,這是做人的基本選擇。
李過看到這一幕,也是不由的歎了口氣,形勢比人強啊!他深吸了一口氣對張振嶽道:“威國公爺,我叔叔縱有滔天的罪惡,如今他也已經是一個死人了。我沒什麼好說的,我就一個請求,讓他入土為安吧,隻要國公爺您成全,李過保證前去武昌,招降餘下的兄弟來投。”
張振嶽確實沒有虐待屍體的習慣,而他剛才讓蕭嚴說的那番話也確實是奔著李過這些人的軟肋去的。自己要打天下,還是需要一些能征善戰的將領的,畢竟火器不是萬能的,尤其是在這樣一個工業技術談不上多發達的時代。
“李過將軍,你當得起一個孝字了,好,我就依你,你去武昌吧,完事後,我會按照國禮給你叔父發喪的。”
李過拱手別過,就帶著李自成的外甥高一功牽馬飛奔去武昌了。
已經被取消了戰俘待遇而升級為先生的宋獻策此刻就站在張振嶽的身後,有一茬沒一茬的和張振嶽、蕭嚴聊著大順軍的將領:“其實這麼多人裏頭,真正善於帶兵的不過是李過和高一功這兩個人而已,其他的都是些匹夫之勇。哦,對了,牛金星是個很有謀略的人,如果這次李過他們招降順利,這個人到是可以為國公爺您出謀劃策。”
張振嶽隻是聽著,並沒有做出任何表態,這是他這些年養成的習慣了,不要輕易讓別人知道自己的想法。
過了一會,張振嶽道“宋先生,家父他們對先生可是相信的很,這次我回昆明還請先生同往,相信家父他們看到先生必然會十分開心。不過,還請先生慎言,不要忽悠他們說我們哥幾個有帝王氣,這個皇帝還是老朱家的人當為好。等到昆明住些日子後,先生覺得明德行事尚可,那就好生支持明德成就一番事業吧!”
都到了這個地步了,還容得下宋獻策說不嗎?宋獻策自然是忙不迭的答應了。
其實張振嶽身邊這些年雖然聚攏了各種人才,但還真的是缺少如宋獻策、牛金星這樣善於謀劃的人才,這次能得宋獻策,也算是一個天大的意外之喜了。
十天之後,武昌,三十萬大順軍向明軍開城投降,牛金星幾乎是膽戰心驚接受了張振嶽的要求,和宋獻策一起成了張振嶽的軍師。。。至於大順,那已經是消失在曆史的長河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