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的消息不斷傳來,李自成趁虛拿下了襄陽,準確的說應該是接管,因為這裏的守軍都跟著左良玉去勤王了,加上久經戰亂的緣故,這裏的城防差不多也是形同虛設的。
張振嶽拒絕了阮大铖的建議,他沒有寫信給左良玉,勸他不要繼續東進。因為他覺得沒這個必要,左良玉的軍隊在曆史上就隻走到了九江。
此時的局勢多少還是有點複雜的,江北四鎮中,劉澤清已經在清軍的鐵蹄之下投降了,這個家夥本身就是聞香教,曆史上的結局也不過被滿清偵破然後大卸八塊,所以張振嶽並不在意。
比較遺憾的是高傑,江北四鎮中,就屬這家夥的軍隊最能打,那個據說是替滿清打穿了大半個中國的李成棟就是高傑的部下。
弘光元年正月,為了抵禦清軍南下,弘光帝調高傑部北上抵禦。而江北四鎮中,劉澤清和劉良佐是出了名的窩裏橫,曆史上他們是對自己人說話嗓門大,行為殘暴,無人不懼。但是真到他們彰顯武勇的時候,他們殘暴之下的懦弱就會表露無遺。他們比一般人更加貪生怕死,已經到了毫無廉恥的地步了。
而高傑則是兩頭橫,對誰都無所畏懼,或許也隻有這樣的人才敢去勾引李自成的老婆吧。他和江北四鎮中的另三鎮關係很不好,尤其是黃得功,不過黃得功是京營出身,張振嶽的老部下,四鎮之中以他最忠,有朝廷壓著的他也就沒有跟高傑公開翻臉的機會。
時任河南總兵官許定國和高傑有矛盾,所以曾彈劾高傑是賊,而高傑又是出了名的睚眥必報。這次帶兵北上立刻就讓許定國開始緊張了,他很擔心高傑會不會找自己算賬。
人就是這樣,往往越是還怕一樣東西的結果就是選擇先下手為強。許定國就先下手了,他設宴款待高傑,然後。。。殺了他。許定國北渡黃河降請。史可法聞訊頓足長歎:“中原事不可為矣,國事盡被許賊所壞”。
消息傳到長沙,張振嶽卻是鬆了口氣。曆史還在按照原定的規定在走,至於高傑的死,恐怕真的要歸結於“性格決定命運”了。如果高傑不是這樣的凶暴的性格,恐怕他也不會是這樣的下場了。
“走,我們一起搬到嶽州去,長沙這裏離預定的戰場太遠了,不便於本國公到時候上前指揮”張振嶽還是決定不管南京那邊如何先打好和大順軍的這一戰。
張振嶽的邏輯很清楚,也很彪悍。任何事情都要講究一個公平合理,做對了事情就應該得到獎勵,做錯了事情就應該受到懲罰。絕對不允許因為什麼革命領袖的身份就可以逃脫這個懲罰,就算世人無法懲罰,老天都會降下天罰。後世的斯大林夠凶夠狠吧,結果是他的子女性格叛逆,他本人甚至還要經曆喪子之痛。
張振嶽不想知道老天什麼時候會懲罰李自成和他那一幫子混蛋兄弟,現在他要懲罰他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