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劉宗敏沒辦法的李自成隻好自己親自出馬了,就這樣,劉宗敏才不情不願的跟著出征。
這樣的鬥誌,突然麵臨三萬如狼似虎的清軍的突擊,自然是抵擋不住了。結果在原來的曆史上,決定這個時代的一戰僅僅一天就結束了。大順軍慘敗,劉宗敏受傷,全軍逃回北京。
見識了清軍厲害的大順軍這個時候立刻露出了流賊的本質,他們沒有跟清軍死戰到底的勇氣,他們習慣性的選擇繼續逃跑。
臨走之前,李自成他們還不忘記報複。以吳三桂的父親吳襄為首,包括那些已經投降自己的明朝降官,那沒錢的還好,有錢的再敲詐了之後順手就宰了。二十六日李自成逃到京城,僅三萬餘人,二十九日李自成在北京稱帝,怒殺吳三桂家大小34口,次日逃往西安,由山西、河南兩路徹退,臨行前火燒紫禁城和北京的部分建築。可惜因為逃得太過倉惶,其麾下執行力也存在問題,所以,故宮才得以保全。
清軍入關後,攻入北京,多爾袞立刻就違背了最初跟吳三桂的約定,仗著兵強馬壯把年幼的順治帝以及朝廷由東北的盛京遷都至北京。
在八旗勇士的護衛下,順治皇帝博果鐸的聖駕緩緩的通過午門,進入到了昔日大明帝國的統治核心所在--紫禁城。這裏顯得有些殘破,這個時期北京城正在鬧瘟疫,所以多爾袞采取了旗人住內城,漢人住外城的隔離措施。自然也就沒辦法讓那些善於修繕的漢人工匠進入內城,來修補被李自成破壞了一部分的紫禁城。
就這樣,北京在短短二個月的時間裏,又迎來了它的第三個主人。而那些原本在一個月前剛剛投降了大順軍的文官勳貴們也被曆史狠狠的開了一個玩笑,賞了一個耳光,他們現在不得不再次歸順滿清。
不過吳三桂沒有歸降,由於他手裏擁有關寧軍這樣一支獨立善戰的軍隊,滿清權貴現在也隻能是努力拉攏他。曆史上的吳三桂打出的也是“複仇討賊”的旗號,並沒有如東林黨餘孽醜化的那樣剃頭留辮子,他和他的軍隊都還是明軍裝束,隻不過在被多爾袞拒絕恢複皇明之後,他帶著軍隊去山西追擊李自成去了。被李自成滅了滿門如果還不報仇,吳三桂也就不用混了。
李自成在山西地區跟吳三桂進行了多次戰鬥,但是都以失敗告終。李自成悲哀的發現不單單是依附自己的那些勢力失去了鬥誌,連自己嫡係的老營人馬都沒有了戰鬥的欲望,這次進北京,前前後後從大明帝國的勳貴文臣手裏敲詐了七千萬白銀,下頭的人也是撈得盆滿缽滿。
人最可怕的事情是人死了,錢還沒花完,所以,大家都存了活命的心思。等到還有些沒想明白的人在幾次戰鬥中都耗盡之後,闖王的隊伍已經不能再稱得上“軍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