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此張振嶽都忍不住向蕭嚴抱怨道:“這兒子越大是越不聽話了。”
蕭嚴聽完哈哈大笑道:“大哥,你也算是縱橫歐亞的人物了,當初咱們那麼幾個人你就敢帶著我們去打建奴,當時我還記得左良玉那個老兵痞子的臉都變色了。”
張振嶽把煩惱一丟,哈哈大笑道:“說起來,左良玉那貨當時也是可愛啊,也不知道這貨現在襄陽怎麼樣了?”
說到左良玉,其實張振嶽還是多少了解一點的,畢竟手底下有內衛司和安平衛兩大特務機構了。左良玉這小子最近在襄陽還是很風光的,剛剛被南京的弘光皇帝封了個寧南侯,手底下有二十多萬軍隊,號稱擁兵五十萬,差不多是南明最大的實力派了。
不過這個實力派如果放在張振嶽眼裏還真不算什麼,聽說左良玉最近和東林黨諸公走得很近,這次自己這邊救出先帝遺孤之後,東林黨上下立刻變得活躍起來,歸根到底是找到了更換皇帝的理由,這自然是要上串下跳了。
這段日子,左良玉也沒少給自己寫信,折騰來折騰去就是想要自己這個偏居西南的實力派入夥。東林黨這邊也沒少通過方以智給自己傳消息,這裏頭封官許願自然是少不了。
可他們不知道的是,張振嶽根本就不會為他們的主意動心,因為張振嶽知道這些目前還忙著爭權奪利的家夥根本活不到明年的這個時候。
張振嶽根本就不打算搭理他們,四川那邊最新消息傳來,蕭嚴幹掉了三個不安份的軍頭,整個川軍都被他治理的服服帖帖。這基本上雲南的位置就安全的很了,四周都是很穩定的。
張振嶽還派人和西藏取得了聯係,他這都打算學著後世的辦法冊封達賴、班禪什麼的了,這樣西藏和蒙古的問題就都解決了,如果順利的話,把新疆的回回教信仰變成藏傳佛教信仰,新疆也就跟著安定了。
現在真正讓張振嶽頭痛的問題是體製問題,如果自己真的扶持崇禎帝的兒子當皇帝,那麼接下來就會一個無可回避的問題,那就是恢複皇權。可如果皇權真的要恢複了,那自己這個威國公跟哪混啊?
可這大明的皇權跟清朝的還不一樣,清朝那皇權跟奴隸主對奴隸一樣,換句話說,大清的皇帝的皇權至高無上,其他人無論怎麼折騰都跟奴才差不多。所以等到辛亥革命一聲炮響之後,這種沒有群眾基礎的皇權瞬間就崩塌了。。。連遺老遺少都少得可憐。
而大明的皇權就不同了,皇帝與士大夫共治天下,人家是有群眾基礎的。士大夫對於內閣製度十分滿意,單就這一點,估計說恢複皇權這點,他們就會悍不畏死的去爭取、去捍衛。
張振嶽感覺需要有一套新的政治製度,來重新分配權力,來重新界定政治關係,以適應未來的局麵,更何況,張振嶽要動的不僅僅皇權,還有士大夫的權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