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禁城,依照中國古代星象學,紫微垣位於中天,乃天帝所居,天人對應,是以皇帝的居所又稱紫禁城。明朝第三位皇帝朱棣遷都北京,開始營造紫禁城宮殿,至明永樂十八年(1420年)落成。
紫禁城南北長961m,東西寬753m,占地麵積達720,000㎡。有房屋890座,共計8707間。四麵環有高10m的城牆和寬52m的護城河。城牆四麵各設城門一座。城內宮殿建築布局沿中軸線向東西兩側展開。紅牆黃瓦,畫棟雕梁,金碧輝煌。殿宇樓台,高低錯落,壯觀雄偉。朝暾夕曛中,仿若人間仙境。城之南半部以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三大殿為中心,兩側輔以文華殿、武英殿兩殿,是皇帝舉行朝會的地方,稱為“前朝”。北半部則以乾清宮、交泰殿、坤寧宮三宮及東西六宮和禦花園為中心,其外東側有奉先、皇極等殿,西側有養心殿、雨花閣、慈寧宮等,是皇帝和後妃們居住、舉行祭祀和宗教活動以及宮殿建築總麵積達163,000㎡。整組宮殿建築布局謹嚴,秩序井然,寸磚片瓦皆遵循著封建等級禮製,映現出帝王至高無上的權威。
不過現在這個至高無上的權威很快就要變成笑話了,因為就在離這裏不到三十裏的地方,出現了一支要推翻大明王朝的軍隊,大順軍。
崇禎帝朱由檢此刻的心情可想而知,愁眉苦臉已經無法概括了,沮喪,不安,不甘,太多太多的負麵情緒此刻都籠罩在了這個皇帝的心頭。
朕想做一個好皇帝怎麼就這麼難啊!空蕩蕩的太和殿中,崇禎帝朝著高高的殿頂仰頭喊道。
皇帝歸根到底,其實也是一份工作而已,不過這份工作不是你想努力做好就能做好的。做為皇帝,崇禎帝絕對是個極品,不好色不貪玩,生活簡樸,工作勤勉。但是大明帝國不但沒有因為他個人的努力有半分起色,反而加速走向滅亡了。
皇帝的工作其實隻是協調而已,隻是仲裁而已。放在後世,那就不是個管事的工作,而是個管人的工作。崇禎帝打小就沒有父母管教,唯一可以教他的哥哥也早早就去世了,沒人告訴他怎樣做才能把皇帝做好。他唯一的知識來源自然是儒家經典,所以我們才會驚奇的發現到了明朝末年,老朱家的子孫突然變成了一個儒生了。不好色不貪玩,生活儉樸工作勤勉其實並非是在做秀,那個時代沒有後世如此發達的平麵傳媒,皇帝又是非常神秘的存在,你讓崇禎帝做秀給誰看啊?人家是正兒八經的按照儒家對於帝王的要求來做皇帝類,結果,做死了。
按照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來判斷,我們隻能得出一個結論,儒家那套根本就不適合用於治理如此龐大的帝國,他或許隻適合用來指導人該怎麼做而已。
崇禎帝用做事的心態來做管人的皇帝,這皇帝自然是越做越差了。
能做事的,不能做事的,都沒辦法在這位事必親躬的皇帝底下做事。袁崇煥死了,鄭崇儉死了,能幹點實事的都死了,溫體仁死了,周延儒也死了,蒙事的也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