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01章 北京的末日(一)(2 / 2)

軍閥的產生是一個民族集體抗敵的最大障礙,曆史上蔣介石為什麼遲遲不肯抗日,國內一大片的軍閥,陝西的楊虎城,山東的韓複渠,東北的張學良,雲南的龍雲,四川的劉湘,湖南的何鍵,廣西的李宗仁白崇禧,廣東的陳濟棠,福建的陳銘樞,就這還不算咱們的紅色蘇維埃,現在想想蔣介石真的是不容易,就這麼點地盤還敢去跟日本人玩命,居然還沒亡國。有這樣的領袖,日本人也隻能算是運氣不好了。

扯遠了,還是回到明末,從滿清入關算起到永曆皇帝被殺,滿清花了差不多二十來年。這麼長的時間占據人口大多數的漢人為什麼就被征服了呢?還是這個軍閥問題,中央皇權倒台後,大明實際上就不存在了,江北四鎮,鄭芝龍,孫可望,等等等,有一個算一個,都不是什麼忠臣孝子,全都是一幫活曹操。再加上爭先恐後投奔滿清的明軍,滿清統一中國與其說是他們驍勇善戰,不如說是明末朝綱崩壞,為滿清一統奠定了政治基礎。

在這個時代,軍閥基本和漢奸是劃等號的,滿清就是靠漢奸征服了華夏,閹割了華夏文明。

當然這滿清入關第一功總是要分清楚的,有人說是不講氣節投降滿清的洪承疇,有人說是衝冠一怒為紅顏開了山海關的吳三桂。實際上統統都不是,說洪承疇的,是抬舉我們洪大人了,說吳三桂的還能靠點邊。真正滿清入關第一功當屬李自成和明末那朝堂之上那些渾渾噩噩、自詡忠君愛國的諸位大人們。

其中李自成堪稱第一奇功,無人能及,這樣的人在後世居然還能被當成革命領袖,說成中華亡國第一賊都不過分。

李自成火並了羅汝才之後,帶著三四十萬農民軍浩浩蕩蕩朝著京師殺奔而來,由於周遇吉的命運已經被張振嶽改變。所以整個北上變成了一場歡樂大行軍,途徑的整個山西境內居然沒有一支明軍出來抵抗,要知道山西的大同就是大明的九邊之一啊!

崇禎帝慌了,他不斷下旨給山西等地地方官員,命令他們組織抵抗,但是這些聖旨下去之後就音訊全無了。

整個北京城也慌了,所有的人都不是想著報效君王和朝廷,而是在為自己找出路。

崇禎皇帝下令京中權貴捐募軍費,竟然無人響應,最後崇禎帝的老丈人出了幾百兩銀子算是意思意思了。

高起潛弄了個監軍寧遠的差事跑了,其他的百官則不言不語,反正崇禎帝要遷都,反對。太子南下,反對。調關寧軍入衛,還是反對。這些人究竟是個什麼心思,恐怕就隻有他們自己清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