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在賬麵上,顧炎武已經看過了所謂庫存軍糧和武器的數字,但是當他真正走到狼城的軍糧庫和武備庫的時候,還是被深深的震驚了。
那一垛垛豐盈的糧倉,那一排排齊齊油亮的武器,見識過南直隸兵馬的顧炎武算是知道了為什麼張振嶽敢有匡扶社稷的雄心了,人家有這個本事和實力。
負責倉管管理的官員都是按照物資類別劃分的,所以不需要顧炎武帶著各軍的軍需一個一個選定需要的補充物資。顧炎武要做的,就是陪著他們轉了一圈之後,回到庫區的塔樓,然後一邊喝茶一邊等著各軍軍需官和管庫官員把物資調配單完成並交過來。
接下來顧炎武要做的就是根據總體的數據,對這些數據進行二次修訂,最後敲定要下發到各軍的物資。細細說來,這活在大明一般都是太監幹的哦!顧炎武一邊享受著手握大權的感覺,一邊很是自我打趣的想到。
“顧大人,這是我飛龍軍這次出兵廣東索要調配的物資清單,還請您抬抬手,弟兄們出門在外不容易,多件東西多條生路。”飛龍軍的軍需官很是恭敬的說道。
顧炎武點點頭,這個調多少物資其實是有規定的,也就是所謂的戰鬥基數。顧炎武的權力不在於減少,而在於增加,所以這個官做的很是滋味。
草草翻閱了一下,顧炎武指著火炮一項道:“那個火炮帶這麼多門去你們行軍就有苦頭吃了,要不還是按照規定的門數就好了,大多了,可不光是炮,還要增加炮手炮彈馬車和民夫。”
那個軍需官點點頭道:“這打仗哪有什麼福可享的,這些能殺人的玩意越多對咱們來說反而越安全,我來的時候咱們家侯爺都說了,多拿個三十門不怕,反正軍工局這邊不缺貨。”
顧炎武想想也是,他把身後的副主事叫了過來道:“這次出兵是我軍第一次出兵,你看著能多給就多給,我這邊補個手續就行,等會我還要去三大銀行,這麼多大軍開動,這個軍餉和開拔費還要落實一下。。。”
忙得可不隻是顧炎武一個,威國公府上下也忙開了,因為這次雖然不用張振嶽親自帶兵出征,但是長子張彥宏出征卻是板上釘釘的了。這闔府上下這些年也還算是和睦,大小事情都是公主夫人和平夫人共同決斷,這布木布泰在府中的影響力還是很大的。所以這長公子出征,上至祖父母,下至幕僚仆婦都在忙碌著。
雖然因為蒙古科爾沁貴女的緣故不喜歡布木布泰這個媳婦,但是此刻張鳳安依然十分欣慰的看著自己已經年滿十六的大孫子,他抓著張彥宏的手道:“當年你祖父我第一次從軍出征也是你這般年紀,當時我和你二個叔祖父跟隨著鄧大帥征戰西南,揮師入緬,南征北戰。。。”
這一說起來就是沒完的了,而內容張彥宏等孩子基本上都可以倒背如流了。沒辦法,這人年紀大了話也就變得多起來,往日總喜歡說祖父我知道了的張彥宏也不知道是個什麼緣故,老老實實的坐在那裏,認認真真的聽著張鳳安說著那些過去的歲月。看到這一幕,張振嶽不由的感歎,或許再過二十年,自己也會是這般模樣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