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是那朝那代,拳頭硬的肯定是老大,這點是沒錯的。保國公朱國弼幾乎是在幾個家生親兵的拚死保護下才沒被亂兵踩死,而誠意伯劉孔昭在聽聞消息後,點起了一千水師兵就急吼吼的過來了。不過不是來幫忙的,他雖然跟朱國弼關係不錯,但是還沒好得可以跟張振嶽這個大金主翻臉的地步。人家帶著人過來是善後的,眼下最大的問題是南京不能亂,如果保國公的人潰敗了再四處放火搶劫,那樂子就大了,依著崇禎的脾氣,這個國公都說不定會被免了。唐王朱聿鍵此刻都還在鳳陽吃老米了,如果不是張振嶽找自己去和路振飛說和,估計朱聿鍵都被餓死了。這還是皇室宗親,如果換成朱國弼這麼一個國公,估計就直接玩完了。
事實證明,劉孔昭還是有點本事的,他的兵把要道一站,潰兵很快就失去了亂撞的機會。加之這些軍士本身就是南京本地人,在經曆了一陣混亂之後,自然是老老實實回家了,這讓不少計劃趁亂打劫的南京本地地痞流氓很是失望了一把。
看了一眼失魂落魄的朱國弼,劉孔昭連安慰都顧不上了,隻是吩咐朱國弼家的下人送自家主子回府,而他隻能是先去阮大铖府上找張振嶽,看看這段官司怎麼個了解法。
阮大铖府門前,七十多個被打死的衛所兵屍體已經被收拾整齊,就等著運屍車過來了。劉孔昭是見過世麵的,看到這一幕就心中多了幾分底,他知道張振嶽是不打算跟保國公過不去了。
劉孔昭正要進門,就看見張溥、吳昌時等人風塵仆仆的趕過來,雙方見了一下禮,然後劉孔昭還計劃著讓張溥先進去,自己等下再進去的好。
不料已經顧不得血腥惡心的張溥一把拉住他:“伯爺,您在是最好不過了,咱們一起進去,今天這事情鬧得太大了。。。”
張溥對張振嶽差不多有一種畏懼情緒了,這個人做事情根本就不講什麼官場規矩的,出人意料的時候太多了。
蘇州民變的時候,張振嶽出兵彈壓,可就在張溥以為他會大開殺戒的時候,人家突然又開始講法律了,結果參與民變的機工就慘了。最後還被張振嶽借這個機會把壞事變成好事,促成了行會的建立。
今天的事情就不知道會不會也是這麼個情況,張振嶽抓捕士子本身就很驚人了,當初魏忠賢當道的時候,如此的權勢熏天都沒敢這麼幹,可張振嶽不但幹,人家還就這麼做了。如果是不知道張振嶽底細的人,這個時候隻怕是樂得參上他一本,可張溥不同,他知道這樣的參劾根本傷不到張振嶽,這個人的關係網實在是太深太複雜了。
更可怕的是他的肆無忌憚,保國公朱國弼在這南京城裏算得上是囂張的角色了,可是剛剛居然在張振嶽這裏吃了大虧。看到門口那七十多具屍體,張溥忍不住打了個寒顫,這位威國公還真的是什麼都敢幹啊,估計在西南,那黔國公也是被他吃得死死的。
看到張溥和劉孔昭進來,阮大铖幾乎幸福的暈死過去了,這可都是平日花錢都請不到客人,他連忙上前請安。劉孔昭到好,張溥卻是不自覺的皺了皺眉頭,雖然他私下和阮大铖也有往來,但是這樣公然登門還是有風險的,搞不好自己就會被複社上下指責。但是事急從權,張溥現在也顧不得那麼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