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台,(建極殿)居中向後,高居三躔白玉石欄杆之上與乾清門相對者,雲台門也,兩旁向後者,東曰後左門,西曰後右門,即雲台左右門,亦名“平台”者也。凡召對閣臣等官,或於平台,即後左門也。
所謂平台召對其實更多的是指一種製度,明朝萬曆中期以後,不理朝政,就沒有平台召對了,崇禎上台之後,因為堅信恢複祖製就能治理好國家,所以在群臣建議下,重新開始平台召對。
張振嶽被召見的地方就是這裏了,至於在交泰殿召見官員這種事情,那也就是嘉靖和天啟帝會做了。
這個地界蕭嚴許多年前到是來過一次,不過那一次來這裏的記憶並不愉快,和他一起進來召對的袁崇煥、滿桂如今都已經不在人世了。。。
“臣張振嶽給皇上請安,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崇禎帝和張振嶽絕對是真正意義上的第一次見麵,對於曆史上這位名人,張振嶽還是仔細偷瞄了一眼的。
就是這閃電般的一眼,留給張振嶽的是深深的震驚。因為崇禎帝的眼神太讓人震撼了,那是何等孤獨和無助啊!張振嶽明明記得崇禎帝的年紀比自己還要小上幾歲,但是嘴上留著厚厚胡須的他居然已經是早生華發了。少年白頭老來不愁,這話放在崇禎皇帝或許是真的,因為他的人生可能沒機會老了。
張振嶽不敢多看,立刻俯首行大禮。明代不同於後來的清代,皇帝沒有資格稱呼大臣為奴才,自然也不存在跪著回話一說,不過麵君行大禮等待皇帝說平身還是必須要有的。
崇禎帝看著眼前的張振嶽時也是感慨萬千,很多往事都浮現在了自己的眼前。
十二年前,自己從駕崩的皇兄手裏接過大明江山的時候是何等的意氣風發。轉眼十二年過去了,自己現在又是如何的心力憔悴?
崇禎帝依稀記得,皇兄大行前曾對自己說過,張振嶽的才幹是可以依為柱石的。
看著皮膚黝黑的張振嶽,這也是一個已經三十三歲的老臣了,自己似乎還記得,當年年方二十一歲的張振嶽被皇兄授官東南總督的時候是何等的名噪一時,連身為信王的自己都為此羨慕不已。轉眼十二個春秋,此人一直都在外奔波,每年都不忘給朝廷弄銀子,這次更是親自押送二百萬兩銀子入京,對於本朝他也算得上是盡心盡力了。他遠避南洋的行為,崇禎帝也相信皇兄的判斷,認定那是為了能在皇兄死後避禍;多年不入朝而埋下的怒氣,也因為他奉旨去了西南並且勞苦數年而被遺忘了。
“起來吧!這些年辛苦愛卿了”崇禎帝親自動手扶起了張振嶽,看到這一幕,奉命參加召對的文武百官才真正的鬆了口氣,皇上不打算拿下張振嶽那是最好不過的了,這可是大家的財神爺啊!
所謂平台召對在這一次的覲見中就真的是走個形式,首先是崇禎帝當著百官的麵詢問西南的戰事。這個張振嶽好回答,自然是大亂已平,餘波不斷,這個事情崇禎帝也不是太關心,畢竟花的不是朝廷的銀子。其次就是當眾誇讚張振嶽辦事得力,這次給內帑湊措了二百萬兩銀子,以後再接再厲,再無其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