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2章 大叛亂(一)(2 / 2)

至於南洋和新華,就維持現狀好了,張振嶽暫時不打算往裏麵砸錢了,最近這幾年歐洲人都因為三十年戰爭打窮了,這個海外貿易收入並不是很穩定,錢還是省著點花好。

至於大明的死活,張振嶽已經不打算去想了,自己就算把這四千萬兩銀子投入大明也無濟於事,估計就跟扔在水裏一樣,連個泡都不會起一下。那個體製實在是太爛了,已經無可救藥!

而雲南的土司聯軍可不知道張振嶽的算盤,他們還在打著自己的如意算盤。千萬不要以為沙定洲這些人有一統天下的想法,實際上放眼明末,其實是一個沒有真英雄的時代。即使是覆滅大明的李自成,他也沒有一統天下當皇帝的想法。當時李自成帶著四十萬各種勢力合成的農民軍打到北京城下的時候,幹得第一件事不是攻城,而是求撫。搞笑吧,李自成就是這麼一個胸無大誌的人,他的要求很簡單,求封王,然後帶兵去打建奴。

可惜明朝的大臣們還在討論的時候,守衛北京的軍隊自己就扛不住投降了,李自成是不得不進北京,不得不推翻明朝當皇帝了。

曆史就是這麼好笑,多爾袞帶著八旗入關的時候根本就沒打算說取明而代之。人家就是打著撈一把就走的主意,看看滿清在入關初期的表現就知道了,搶一陣子就回收,根本就沒有占住不走的打算。實在是南明的表現太不給力了,降將如雲,降官如潮,如此盛情挽留,人家想走都不好意思走了。後來鄭成功一度兵鋒直指南京,唬得滿清差點集體外逃關外,結果還是一幫漢奸把鄭成功打敗的,什麼情況啊這!

但這就是明末,這就是事實,也許除了第一代闖王高迎祥外,還真沒有人敢想著當皇帝的。看來時勢造英雄這話真的是一點不假,真正得登大位的,往往一開始的時候根本就沒往這個方向想過。

沙定洲的想法很實際的,人家也就是希望成為雲南的老大,具體來說,取代黔國公的地位就可以了。至於當皇帝什麼的,人家要是真有這個想法也不會等到南明之後才敢動手了。

雲南玉溪,這個幾百年後出了一個著名國企的地方,參加造反的雲南土司們在這裏會盟。

大家歃血為盟,結為生死兄弟,並且共推威望最高的吾必奎為總盟主。

雖然沙定洲很想當這個總盟主,但是奈何自己現在名聲不好(奪兄位霸兄嫂),而且資曆威望不足,雖然勢力很強,卻也隻能屈居人下。

一共八十二位土司參與會盟,整個叛軍的總人數也多達十五萬人,不過好在吾必奎還不算太傻,沒敢打出反明的旗幟,隻是單獨討伐張振嶽這個人,所以黔國公府也因此不在土司們的進攻範圍內。

因為叛亂的規模遠遠超過了奢安之亂,雲南地方不得不快馬急件上報朝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