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鬥和,你把我們這次帶來的48門6磅炮分別安置在12個炮台上”張振嶽對孫鬥和道,然後又笑著對蕭嚴道:“雲南山路崎嶇,大軍行動不便,不然若是把全部的288門6磅炮拿來,這城我都不用修了。”
“大哥,你到底是個什麼章程啊?瞧這意思您是不準備出兵去進攻了土司,到有讓人來進攻咱們的意思。”蕭嚴問道。
張振嶽點點頭:“咱們的軍隊和黔國公的軍隊不同,和這些土司關聯不大,人家也不熟悉咱們,所以這是個機會!”
“機會?什麼機會?”
“一次性解決問題的機會,你想啊,如果我們分路去討伐不臣,很可能會出現按下葫蘆起了瓢的局麵。到時候雲南境內烽煙四起,我們可就隻有疲於奔命的份了。而且這些土司有當地百姓支持,隻要不和咱們正麵交手,別說是五萬軍隊,就是五十萬軍隊也沒辦法在這裏折騰啊。你看看這個土司製度,到了清朝雍正年間才被改土歸流,前前後後還打了差不多一百年。所以咱們不能用老辦法來解決問題了,我們最多一年就要把雲南貴州的問題解決,不然再談什麼打造西南基地那就是癡心妄想了。”
“一年,也太短了吧,這雲貴川的土司沒有二百也有一百多,如何能一次性解決?”蕭嚴很是不相信。
張振嶽笑了笑:“這個簡單,逼他們造反,他們一造反就會聯合出兵打我們,這樣我們就省事了,用不著挨家挨戶去找麻煩了,坐在這狼城等著一次性把他們打垮就行了。”
“那昆明呢?”蕭嚴似乎找到了一個漏洞。
張振嶽顯然早就考慮到這個問題:“昆明不是問題,無論是出兵守衛或是不守衛,這些土司都不會去打昆明的,最多圍起來。別看這些土司沒見過什麼世麵,基本的政治常識還是有的。真把昆明打下來了,那他們跟大明就是不死不休的局麵了。相反如果隻是打敗我們,他們還可以通過黔國公來收拾殘局,避免戰爭進一步升級。別把他們想得那麼可怕,他們都是過好日子有巨額財產的人,也就是穿鞋的。。。”
有明一代,所謂黔國公府,其實際控製區域不過昆明府一地,出了昆明,四周就是成片成片的土司地區。對於雲貴地區,朝廷一直是希望能直接控製的,但是力有不逮,結果折騰了幾百年,這裏還是土司如雲。朝廷對這裏也隻能采取以夷製夷分化瓦解的措施,以不斷挑起土司內鬥互相消耗實力的方式來維持穩定。
但是奢安之亂打破了這個平衡,沙定洲等土司在這場戰爭不但沒有被削弱實力,反而獲得了巨大的戰爭紅利,在勢力擴大的同時他們突然發現,原來壓在他們頭上的黔國公和大明不過是個紙老虎罷了。
靠權威壓製的製度,一旦權威失去,則整個製度必將崩潰。曆史上,隨著李自成攻破北京,雲南地區的土司就公然叫囂道:“朱皇帝都沒了,哪來的黔國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