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09章 定計昆明(三)(2 / 2)

張振嶽突然感覺蕭嚴呆呆的看著自己,他很奇怪的道:“怎麼,二弟,我說錯了什麼嗎?”

蕭嚴立刻擺手:“沒有,沒有,大哥沒說錯,隻是,隻是李定國現在已經在我麾下了。”

“什麼?”張振嶽難得一次失態的站了起來。。。

亂世出英雄,明末就是一個名將輩出的時代。熊廷弼、袁崇煥、滿桂、祖大壽、趙率教、陳奇瑜、孫傳庭、洪承疇、吳三桂、李自成、李岩。。。一個個都是如雷貫耳的人物。

但是縱觀整個明末曆史,能稱得上軍神的,恐怕就隻有李定國一個了。

這是一個天生的將才,明史曾把李定國和鄭成功並稱南明兩大柱石,這實際上是抬舉鄭成功了,如果李定國能有鄭成功的資源,也許滿清就被趕出去了,鄭成功差不多就是個不善治軍的典型。而李定國則是生平獨自領軍數百戰,未嚐一敗的軍神。

曆史上張獻忠能夠成氣候,很大程度上就是因為他有李定國這麼一個戰神。李定國在南明時期先是擊敗了叛亂的沙定洲,平定雲南,然後在廣西、湖南先後擊敗清軍,斬殺大清二名郡王,一時間大清都不敢南下和李定國作戰了,如果不是孫可望這個沒文化沒教養,本事不大野心不小的玩意搞搞震,估計李定國最後能在明末折騰出個什麼局麵還真不好說。

但是李定國的戰略位置比不上鄭成功,他地處土司紮堆的地方,雖然靠著個人的威望能威懾土司,但是這地方也太窮了,要啥沒啥,連兵員補充都是困難無比。最後清朝把吳三桂調來打李定國,雖然李定國一如既往的打敗了吳三桂,但是損失的軍隊無法補充,隻能退往邊地了。等到永曆皇帝被緬甸人賣給大清後,李定國鬱鬱而終。

據傳,李定國雖然和孫可望一樣沒讀書,十歲就參加革命工作當養子了,但是這個人卻是深明大義,一直堅持認為是他們造反才使得大明滅亡,清軍入關,所以後來的歲月裏,他和李自成的侄子李來亨一樣,從來不稱大西軍或者大順軍,都以明軍自居。也拒絕搶掠百姓,一改往日流寇的作風,這也是引起他和孫可望不和的一個主要原因。

而現在,這個一個明末軍神居然落到了蕭嚴的手裏,而且聽口氣,已經在替蕭嚴打工了。

蕭嚴下一句話讓張振嶽更提氣:“大哥你先別驚訝啊,那個李岩現在也在我帳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