餘下六十萬擔,蕭嚴毫不客氣的下令以蜀王的名義將其中的六十萬擔發給全川的百姓,具體的作法是一路行軍南下一路散發,很是過了一把打土豪的癮。許多年後,四川百姓都還念著蕭嚴的好。而對蕭嚴來說,蜀王府的豪富他今個算是見識了,和著整個大明,這個富有那個闊綽,橫豎窮得也隻是皇帝一個了。
還有比蕭嚴更興奮是孫可望他們五個,這五個熊孩子很有革命幹勁,開倉放糧這種活計估計也不是頭回幹了,做的順溜的很啊,被蕭嚴改名叫李定國的孩子更是第一個騎馬撞開了蜀王府糧倉的門禁。而且這五個孩子興奮起來也不知道累的,沒幾天就帶著人把四十多個大糧垛搬空了。事後蜀王朱至澍到王府糧倉一看這幅慘狀也隻能是氣得直跺腳,然後含著衝天的怨氣向崇禎皇帝告禦狀了。
留了借條,蕭嚴就帶著兵馬上路了,盧象升很是擔心的靠近蕭嚴道:“伯爺,咱們這次算是把蜀王給得罪死了,他肯定會在皇上那裏狠狠的告咱們一狀的。”
蕭嚴無所謂的擺擺手:“告吧,反正我現在已經是債多了不愁,虱子多了不咬了。”
過了一會,蕭嚴又道:“我現在真正煩惱的是,這好些年沒見大哥了,等咱們到了雲南,你說我該跟他說些什麼好了?”
果然,蜀王的彈劾立刻在朝中引起了一場軒然大波,溫體仁竊喜不已,這冒犯宗親可是大罪,也不知道皇上會不會一怒之下把蕭嚴這個混蛋給斬了呢?
懷揣著這份夢想,溫閣老今天起了個大早參加朝會。
崇禎皇帝是一個在乎虛名的人,否則也不會在曆史上多次斷送自己逃生的機會,為了一個天子守國門,君王死社稷的虛無理念死在北京。
所以在這個強調父慈子孝,兄友弟恭的社會裏,崇禎帝同樣把宗親看得很是重要,如果誰要是敢冒犯宗親的話,這位皇上是要重重治罪的。
不過這一次好像是例外,崇禎皇帝在看完整個奏折後,沉默良久後才道:“朕知道了,這個蕭嚴啊,總是惹禍,傳旨革去他雲貴總督的頭銜,命他軍前效力戴罪立功便是了。另外盧象升調任大同巡撫,雲貴山高路遠,去這麼多兵馬吃飯是要吃問題的,那個天雄軍也隨盧象升去大同好了。”
這下子真的是下巴掉到地上了,溫體仁不敢相信的看著眼前一臉憔悴的皇上,就免個職務算了,連蜀王如此巨大的損失也不用蕭嚴賠償啦?這到底是怎麼了?
崇禎皇帝的異常表現到不是因為勳臣們又替蕭嚴說話了,大家混日子混久了,都是知道皇上脾氣的,所以這次連素日和張振嶽交好的駙馬爺鞏永固都不敢替蕭嚴言聲了,其他的人自然更是不敢多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