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4章 大開眼界(二)(2 / 2)

而張振嶽的出現,並且真正帶著軍隊出現在了歐洲,讓奧蘭治家族看到了一個希望。一直以來,天主教會敢於不承認荷蘭共和國的原因,就是因為荷蘭共和國的弱小,如果荷蘭人的軍隊能把奧蘭治家族的大佬護送到羅馬,別說是荷蘭共和國的國王了,皇帝也有得商量啊!

張振嶽不知道荷蘭人的小心思,他現在要做的就是盡可能從這場戰爭中獲取好處,為將來改變大明的宿命打下基礎。要拿好處是需要實力的,所以張振嶽回到阿姆斯特丹後並沒有就此歇下來天天跟布木布泰滾床單或者逗弄明彥宏,他一門心思都放在了重新整編歐亞聯合軍上。這也沒辦法的事情,萊茵河戰役如果不是曹文詔的優異表現的話,再堅持一下,很可能失敗的一方就要換成自己了。

張振嶽對於軍隊的組織也因為這一戰更加重視,如果被彭海姆伯爵視為柱石的哥薩克騎兵不因為傷亡超過一半而潰散的話,以他們餘下的兵力去對付曹文詔的話,那麼戰爭的結果肯定又不一樣。

幸運女神不會次次眷顧自己,所以,把軍隊的組織性加強,戰鬥力提升,才是保證自己不敗的基礎。。。

於此同時,在遙遠的南洋,宋小魯揮刀砍翻了最後一個敵人,和烏恩其對視一眼後哈哈大笑起來。

在張振嶽遠征之後,東南亞的土王們就有了不同的想法。十王之中除了暹羅王、緬王、安南王因為超然於諸王之上的地位外,其他的土王特別是信仰伊斯蘭教的土王早就對大明不滿到了一個極點。

當張振嶽帶著三萬大軍離開南洋之後,叛亂的欲望也因此變得愈發強烈。

大明崇禎四年三月,以文萊王和爪哇王為首的土王勢力發動的叛亂,馬來王和呂宋王也參與了叛亂,不過他們的意誌顯然不如文萊王和爪哇王那麼堅定。在進攻吉隆坡和呂宋城遭遇守軍沉重打擊之後,他們就選擇了投降,最後的結果是這二個土王被處決,王位由其家族旁支子弟接替。

而文萊王和爪哇王就沒那麼幸運,他們組織了四萬叛軍,計劃攻下星城和雅加達。結果首先在星城被大明南洋水師洪旭一頓痛揍,死傷慘重,隨後他們轉攻雅加達又被宋小魯和烏恩其聯手擊敗。爪哇王兵敗自殺,隨後爪哇叛軍投降,宋小魯毫不客氣把爪哇給滅了,取消了爪哇土王世襲,將參與叛亂的土王和三大土司都夷滅九族。隨後爪哇的地盤被分給了積極出兵協助平叛的蘇門答剌王,和最先投降的馬來王。

而拒不投降的文萊王最終被宋小魯親自帶兵攻破文萊城,文萊王世係滅絕。至此,東南亞十王變成了八王。除了高棉王、暹羅王、安南王、緬甸王和蘇門答剌王之外,其餘三王還被毫不客氣的剝奪了軍隊,南洋的局勢至此徹底穩定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