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崇煥也是醉了,老子要是有和建奴野戰的實力我還在城門下頭紮營做什麼?這裏的風沙好吃啊?
縱觀袁崇煥和建奴曆次交手的戰績,勝利全靠地利,也就是守城。而野戰幾乎全敗,包括滿桂那一次。不過恨袁崇煥的人為了貶低袁崇煥,硬是把滿桂的那次野戰吹成了大敗建奴。真實的情況是滿洲第一巴特魯阿濟格貝勒(注意,鼇拜沒有阿濟格勇猛)帶著人把滿桂殺得七零八落,最後滿桂靠著寧遠城頭的火炮庇護才走脫。
吹牛撒謊都沒關係,有人信就足夠了,崇禎皇帝信了,所以曆史上滿桂在袁崇煥下獄後被皇帝逼著出城打野戰,結果。。。滿桂直接被吹死了。
“督師,咱們還是不要遣散這些各地來得勤王大軍吧!”蕭嚴突然發現,自己在袁崇煥麵前居然還能有如大哥一般深謀遠慮的一麵,“你要是把這些勤王的軍隊都遣散了,皇上會怎麼看我們?”
袁崇煥眼光複雜的看了蕭嚴一眼:“蕭士毅,當年你也是我帳下數得著的猛將,知兵善任。一直以來我都覺得你和你大哥張振嶽是我遼東雙雄,可這幾年不見,卻發現你大哥醉心權力,而你卻越來越膽小怕事。難道真的是官做大了,你們就忘本了?”
蕭嚴聽到這話急的一時間居然不知道該說什麼好了,事情還得從頭說起。
崇禎皇帝出於對袁崇煥的信任,直接授權他指揮這次京師保衛戰,具體來說,各地來勤王的軍隊統統歸袁崇煥指揮。
最合格的兵源是農民,但是好男不當兵,由於軍隊製度的腐敗和軍人職業前途的渺茫,明朝後期但凡有點辦法的都不會去當兵,讀書比當兵有用多了。
所以這各地派來勤王的軍隊就難免良萎不齊了,袁崇煥總結了一下,單以戰鬥力論,自己帶來的一萬四千遼東兵和蕭嚴麾下的二萬宣府兵為一等,滿桂的大同兵為二等。其他的連三等都算不上,統統都是垃圾兵,除了幫著建奴加大本軍的後勤補給壓力外根本沒任何作用。
這樣的大爺一共來了十七萬,個個都自我感覺良好,舞刀弄槍的表示隻要建奴敢過來,他們輕輕鬆鬆就能弄死他們。可你真要派他們去打仗,對不住,當夜就能全營給你跑空。吃飯到是厲害,京師的糧草不能動,每日從各地送來的糧草很快就被這些兵大爺給劫了自用,多了存起來也不肯給遼東軍、宣府軍、大同軍,理由還很充分,我們也是來勤王的,憑什麼這吃的要給遼東軍。而且也不知道這些人出於什麼心態,晚上還偷偷摸摸去駐地周圍搶劫,反正是臨時駐紮,搶一把回老家也就沒人能認出來了。短短三天,負責巡邏的斥候就抓了這樣的敗類差不多二百人,袁崇煥是又好氣來又好笑,全部下令砍了,於是後來就多了一條殘殺友軍的罪名。沒轍了,為了避免遼東軍沒被建奴打垮而被這幫大爺餓死,袁崇煥決定先行把這些大爺給遣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