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已經是正規的明軍了,可為了從氣勢上壓倒敵人,對於這些跳幫戰的士兵張振嶽采取三不政策,第一不限製著裝,於是大家穿得千奇百怪,第二不限製紋身,結果個個都是鬼臉嚇人,第三是按人頭算軍功。更為要命的是,雖然張振嶽給大明水師配備了葡萄牙人設計的蓋倫型戰艦,但是這並意味著這些戰艦是主力。真正為張振嶽倚重的是施大暄他們的舊部組成的200條衝鋒艦,這些總重不到400料的船的特點就是速度快,很適合接舷戰。
於是這場戰爭從一開始就沒有按照奧維馬斯將軍的意思來,明軍壓根就沒打算跟荷蘭軍隊比操作和炮擊水平。上來就如同餓狼一般圍攻,這種亂拳打死老師傅的態勢,使得荷蘭人頓時悲劇了。。。
“嘭。。。嘭。。。嘭。。。”隨著一聲聲船體撞擊的聲音,傻子都知道是要接舷戰了。
“拿起你們的武器,準備迎敵”每條船上的荷蘭軍官都激動的大吼起來,而水手們也紛紛拿起火槍和刀跟著軍官跑。不過很快軍官們就絕望了,因為每條戰艦都遭到了不少於三條船的撞擊,最誇張的甚至到了十條。
由海盜改編過來的大明水兵跳幫的動作那是相當的熟練,口喊著單刀,一個飛爪子一扔就上了船,然後就如同壁虎一樣朝上爬著。
荷蘭人一方麵要應對遠處不時開炮的大明戰艦,一邊又要應對這些貼身的小船,那種煩惱真的是隻能意會不可言傳了。
很快,這些看起來跟惡魔沒什麼區別的大明水兵就爬上了戰艦,荷蘭人起先還能開一槍,可緊跟著就隻能刀對刀了,大家互砍在一起,比得可就是誰更狠了。
這些海盜出身的明軍水兵顯然都是老手,碰到軟的打順風仗的時候,他們都是嗷嗷的朝前衝,一陣瘋狂砍殺。碰到點子紮手,比較硬的,他們也不害怕,四處點火,完了跳回自己的船。
這種近乎無奈的打發把奧維馬斯氣瘋了,他現在終於明白為什麼以前的荷蘭總督會敬畏李旦這個老混蛋了,這根本就不是一個騎士的戰爭。。。
荷蘭人的抵抗意誌比西班牙人強不了多少,也許歐洲人的字典中並沒有死磕到底的概念。他們還有家人,他們還需要活下去,這才是負責任的態度,這才是人性的選擇。在施大暄指揮的三十七艘戰艦貼近到不足二百米,而且全部亮出閃亮的炮口的時候,已經沒有足夠人手操控大炮的奧維馬斯將軍立刻做出了一個十分明智的選擇,投降!
就這樣曆時不到二個小時,一條船都還沒沉沒的荷蘭艦隊居然就這麼投降了。奧維馬斯事後承認,是自己的指揮失誤導致了這一讓所有人都惡心的結果:“我看不起那些小船,可他們的數量實在是太多了,多到螞蟻啃死大象的地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