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中國人的觀念來說,一個家族興旺與否,不取決於他們占有多少財富,擁有多高的地位,而是看他們有多少男丁。男丁的多寡決定了一個家族的命運,而大明王朝正如這男丁不斷凋零的大明皇室一樣,正在一步步走向衰亡。。。
等到信王從交泰殿退出來,並在蕭嚴的護衛下回王府的時候,他才突然玩味道,為什麼天啟帝交代了那麼多,卻始終沒有交代過客媽媽的事情呢?
信王突然想到一件往事,皇兄曾在懋勤殿中設置了一個四周封閉的隧道,讓戲班子在大殿中的隧道裏麵演戲。有一次演《金牌記》(即皇帝十二道金牌召嶽飛的故事),到《瘋僧罵秦檜》一出時,魏忠賢麵子上已經有些掛不住,起身離開。熹宗心中明白,因為外麵的百姓都將魏忠賢比作秦檜。他故意命戲子先停下來,派人去找魏忠賢,一定要讓他到場再演,還是客氏求情才作罷。看來他這人也不是真糊塗,隻要魏忠賢不危及到他的皇位,他也就睜隻眼閉隻眼。而對於客媽媽,他雖然頗多不滿,但卻是母子情份在那裏,估計就算是真要追究,秉性寬和的皇兄也下不了殺手。
而很顯然,從剛才皇兄的交代來看,他對張皇後的感情也非同一般。那結果就不言自明了,這是要讓自己來做惡人了,皇兄是聰明了一輩子,可也是糊塗一時,到了這個權力更迭的時候那裏還能求個兩全。
次日,天啟帝召見內閣大臣黃立極,說:“昨召見信王,朕心甚悅,體覺稍安。”
這就算是赤裸裸的暗示了,大意是朕快不行了,你黃立極要記得擁戴信王為新君。
黃立極在明史上也是個爭議人物,雖然東林黨和《明史》都將他列入閹黨範圍,但是這和史實嚴重不符。實際上黃立極不但不是閹黨,他能夠出任首輔還來自於天啟帝對於所謂閹黨的打壓。天啟六年,東林黨遭到閹黨的全麵打壓而樹倒湖疏散,其結果是閹黨勢力極大,一時風頭無二。這引起了天啟帝的警惕,隨後就發生了“內操事件”,天啟帝親自動手執弓去射魏忠賢,雖然沒能射殺這廝,但是閹黨氣焰受到打壓。魏忠賢靠著客媽媽力保才沒有被天啟帝一擼到底,但是顧秉謙、馮銓就沒那麼好命了,紛紛被天啟帝給罷免了。黃立極等人這個時候入閣,其中黃立極位列首輔。應該說魏忠賢就是這個時候開始走下坡路的,可惜這段真相因為東林複社要推過於天啟的緣故被掩埋在曆史的廢墟中。
黃立極為扶持崇禎即位,作為內應,平閹亂,做出了一定貢獻,這也是他得以善終的原因。
八月十七日,天啟帝駕崩,崇禎時代開始了。
天子駕崩的消息經鄭芝龍手傳到海上堡壘已經是九月一日,大戰在即,張振嶽下令三軍縞素,戴孝出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