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會製度”被張振嶽下令大力推行,而且不單單是在紡織業,在鹽業,在陶瓷業。張振嶽不知道自己這麼做對不對,但是想想意大利能發展起來,行會的作用很巨大。雖然這個行會一旦建立,很容易導致民間出現足以對抗和左右官府的力量,但是在張振嶽看來,你要是什麼權力都不給人家,還能讓人家把銀子掏出來那才叫奇葩呢!
於是什麼藥業行會、車馬業行會,米業行會,木材業行會都被搞出來了。這些行會除了具備意大利行會的一些特點外,還被張振嶽設定了代政府收稅,和同業互助的功能。
原本對張振嶽有很大意見的江南士紳現在也在張振嶽推廣行會製度,參劾閹黨走狗潘汝禎後態度又發生了巨大的變化。雖然對於那一成要入皇帝內帑的賦稅有意見,但是考慮到行會成立對於自身的保護作用,大家還是可以接受的。
更為重要的是,複社在蘇州民變之後暫停了一切針對張振嶽的行動,甚至於在複社內部還出現了這樣一種聲音,張振嶽和魏忠賢並不是一路人,大家完全可以支持張振嶽去打倒魏忠賢。隻有複社領袖張溥才知道這個事情沒得商量,張振嶽給他的感覺很不好,那是一種老鼠見到貓的感覺,如果支持他取代魏忠賢,怕是複社的日子就沒法過了。
張振嶽見許心素的時間不長,就談了一件事情,招降鄭芝龍。
這個時候的東海並不太平,李旦才死了一年,鄭芝龍當老大也不過是一年的功夫。外頭劉老香、李國助在葡萄牙人的支持下對鄭芝龍的勢力範圍是虎視眈眈,當然並不是二人不講信義那麼簡單,這裏頭也還有鄭芝龍自身實力還不足以威懾他們的原因在。
看到許心素為難的樣子,張振嶽也不急於逼迫:“你先試試看,成不成的都好說,我這邊派人去你那裏常駐,有事情飛鴿來報就是。至於出海的買賣,我會通過各大行會和你定個合約,以後保證你的生意會更加興旺發達,至於你那三十萬兩的助軍餉,我就代將士們謝過了。”
看著許心素悻悻離去的背影,張振嶽又轉首看看了自己書桌邊上的大匣子,這裏麵是從南京兵部複製的海船圖紙,這是當年鄭和下西洋的艦隊各種船隻的設計圖紙。讓張振嶽十分吃驚的是,即使是在二百年後,這樣的艦隻依然是世界頂尖水平,而更為誇張的是,這些艦隻的原創還不是明朝,而是元末的陳友諒,他也不知道該說中國先進太多還是該說歐洲落後太多了。
這次上任,路過南京時,他還特地把寶船廠從操江提督衙門接了過來,下令清洗淤泥,重新建造寶船,也不知道和一年下來能建幾艘。
造船不是什麼太大的問題,最大的問題是熟練的水手,這可不是隨便能招募到的。
但願鄭芝龍你識趣,不然兄弟我就要去找葡萄牙人幫忙了,張振嶽看著遠處的天空感歎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