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8章 買賣招標(一)(1 / 2)

人民群眾的力量是無窮的,僅僅一個月的功夫,覺華島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六百米長的碼頭已經建設完畢,而且讓新近抵島的商人無比驚訝的不僅僅是寬度的加長,縱深也大大加深,足足三百米的縱深,大大小小四十八個庫房坐落在這三百米的縱深裏,每個庫房間距都很寬,而且都配上了防止走水的大水缸。最讓人吃驚的還不是這些庫房,而是各種新式的搬運工具。張振嶽根據後世參觀廣州新港碼頭的記憶,不但做出了裹了鐵皮的木輪推車,還做了建議的木製塔吊,三百斤左右的貨物可以輕鬆釣上船了。

在這過去的一個月裏,來自寧遠的三百戶移民也得到了分配安置。按照張振嶽的意思,整個寧遠島實行六屯製,即三個軍屯(山南、山北、山中),三個民屯(懷南、懷北、懷中)。顧名思義,軍屯自然是軍隊自己開墾的土地,張振嶽很明確,每個軍人為一戶,每戶良田十五畝,自己麾下現在是三千精銳,自然是分為三個屯,每屯一千人了。不過現在要做到軍隊自力更生卻是比較難,比較自己手上差不多有二千人是靠打獵為生的索倫人,讓他們學耕種著實難了些。而民屯則是每屯一百戶,每戶三十畝。倒不是張振嶽不願意多分土地給大家,而是他不希望所有的民戶都變成被束縛在土地上隻能靠天吃飯的純農民,畢竟碼頭這些地方也是需要搬運工的。

於是覺華島上百姓日子頓時就比遼東其他地方的百姓好過的多了,除了農忙的時候下地外,更多的時候他們是三五成群在碼頭眼巴巴的等著船兒靠岸,然後去接活,往往一兩個月下來的苦力收入就抵得上全年在地裏刨食的收入了。

於是大家對於覺華島的實際統治者張振嶽充滿了好感:“咱們張總兵,好人啦,真的,自打跟著咱們張總兵,咱們不但吃的飽穿的暖了,還有錢給媳婦買點好東西了。。。”

這個總兵其實是個笑話,因為袁崇煥對張振嶽的副總兵保舉行文到了兵部就被兵部那幫大爺毫不猶豫的駁回了。理由也是冠冕堂皇,這之前覺華島守將最高不過是從三品遊擊,現在一下子就變成從二品的副總兵。其實根本原因是因為張振嶽沒有孝敬跟進,不然在薊遼這個總兵滿地跑的地方,多個副總兵算什麼?

過去一年中倒賣人參獸皮的張振嶽並非是沒錢之輩,而是要用錢的地方實在太多,根本沒功夫搭理兵部這幫吃人飯不拉人屎的家夥。參將就參將吧,於是張振嶽就變成了大明最牛的參將,麾下居然有三個遊擊將軍。

又一艘二百石料的商船靠岸了,張振嶽在碼頭新建成的三層“稽稅司”的頂樓看著這些商船就是一陣沒來由的心煩。

有明一代,由於讀書人的迂腐無知,由於統治者的驕傲自大,自明成祖鄭和下西洋之後,這一百多年間,明軍的火器和戰艦的技術水平居然呈現出不進反退的現象。單以戰船論,鄭和下西洋時期,隸屬操江提督衙門的南京的寶船廠就已經造出了5000料的寶船,這時什麼概念了?44丈長、18丈寬(即125.65米長、50.94米寬)的大號寶船。這麼大的寶船吃水都在4-5米。操作人員在六百到一千二百人之間,這樣的大船說句不好聽的,可以裝個十幾門佛郎機炮,在海洋上絕對是巨無霸的存在。